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帝点着容知明的名字,若有所思的问着旁边伺候的太监大总管李长亭。
      “正是。这位容大公子今年才十九。”李长亭赶紧的回道。
      “那这两人呢?”
      皇帝又把另外两个人的名字说了一下。
      李长亭自然知道皇帝阅卷之后,就要定下一甲前三名。
      因此,他在接这前十名的试卷的时候,就把这十个人的情况都打听过了。
      此刻,李长亭听了那两个人的名字之后,稍微一思索,就说了起来。
      “那位张贡士今年是五十三岁了,那位王贡士今年是三十二岁。”
      景安帝听着这两个人的年龄,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这容知明的相貌如何?”
      殿试觐见的时候,景安帝自然是见过众多学子的。
      但是,就是因为学子太多了,那些人又不敢直视天颜,所以景安帝也没能看清每个人的相貌。
      “容大公子倒是相貌堂堂,风度翩翩。”李长亭笑着说道。
      容知明是容首辅的长孙,又是会元,最有希望的前三甲,他当然要仔细的看了。
      “那这容知明可惜了。只能做个探花郎了。”皇帝有些惋惜的说道。
      这容知明文采虽好,但是年龄正年轻,做个风流倜傥的探花郎倒是合适。
      “这容公子的试卷当真是最好?”
      本来在旁边不发一言听着的慕云铮,却是站了起来,走到了皇帝的案前。
      “正是。你看看,他这策论,写的很是精彩了。”
      皇帝见到慕云铮突然感兴趣了,赶紧的把试卷递给了他。
      自家这个侄子,一点都不像个少年郎,沉闷的很。因此,他就愿意时不时的逗逗他。
      鲜衣怒马少年郎嘛。
      意气风发才对,干嘛非得冷冷硬硬的?
      慕云铮拿了三张考卷,粗粗的看了看。
      他自然是不用科举,但是他也是在上书房听过翰林院的那些学士讲过课的。
      这样看去,确实容知明的策论更加的引人注目。
      “那就点了这容知明为状元好了。”
      慕云铮看完了考卷,随意的放下说道。
      旁边侍立的小太监,头又往下低了一寸。
      反倒是李长亭笑呵呵的看着慕云铮,对于他这种僭越的行为,毫无反应。
      “可是,自古以来,就是风流少年点探花啊。。。。”
      景安帝有些犹豫。
      那两个人,一个是壮年人,一个却是个老头子了。
      任是谁,都担不起这风流倜傥探花郎的美名。
      “这个容知明已经是解元和会元了,若是点了状元,可就是连中三元了。这自古以来,连中三元的人才可是少。若是出现在本朝,那也是圣上你的慧眼。再说了,这人的文采倒也算得上是实至名归。即便是公布了卷宗,也不会引起非议。”
      慕云铮不甚在意的说道。
      景安帝还是有些犹豫。
      “铮儿觉得点容知明为状元好?”景安帝又问了慕云铮一遍。
      “我觉得还可以。皇伯父不必拘泥于相貌相合这种小事。”
      慕云铮随意的说道。
      若是容知明中了状元,得了连中三元的美名,想必容巧嫣也会很高兴吧?
      70
      wa

144.会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