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邵也不不以为意,年纪大的人性格容易怪,自己尽心做好该做的就行。
      单做善事,莫问前程!
      接下来的日子,秦邵很忙。
      一方面他要了解田地的安置情况,另一方面,还要跟人打听科考的流程。
      如今已经进入六月份,六月底就要准备稻子第二季的种植了。
      他打听了这个地方种植稻子的种植状况,基本就是很传统的种植方式。
      秦邵早些年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曾聊过源于粮食种植问题。
      记得当时老师曾说过:湖广熟,天下足!
      他不明白安陆州这个地方粮食产量为何那样低,普通亩产180多斤,好些的也就200多斤,
      那其他地方是不是更差?难怪这个年代饿死人是常事。
      湖广这里也就是一年两季熟,粮食不够,其他作物补充罢了。
      想起以前学过的历史,古代稻子产量最高的地区应该是太湖地区,据说产量高的达到400斤。
      难怪江浙富裕多人才。
      要知道在前世秦邵奶奶生活的年代,粮食产量很多时候还二三百斤,后来有了化肥才好些。
      粮食产量低,说是跟化肥有关,特别是小麦。
      但是稻子最大的制约原因,除了土地肥沃度和气候,还有很大原因就是种子问题。
      前世之所以实现粮食自足,其实就是稻子种子改良的原因。
      如果能将太湖地区的粮食引进过来就好了!
      该怎么引进过来呢?这事真是有些头疼。
      至于科考的流程,秦邵也打听清楚了。
      奶奶的,他一直以为秀才是最低级别的,报名考试就得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很多道道和讲究。
      考秀才,还要经过三次考试,分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但也不是谁想报名就报名的,如果要报名,必须找有功名的人推荐。
      还要五人互结,本县廪生作保,一人出事,其他人连坐。
      通过了县试、府试,才被称为童生,
      童生参加院士过关,成为“生员”,也就是所谓的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了是士大夫阶层,有了福利可享。
      只是秦邵发现,秀才跟秀才还是不一样的。
      秀才也被分为三等:分被是廪生、增生和附生。
      只有廪生,优等生,公家每月才发粮食,其他的是没有的。
      看来他真是冤枉范进了,他之所以成为被卖猪肉岳丈看不起的穷秀才,不是因为他不善理财不会经营,应该他不是廪生,没有公家的补助。
      秦邵也没想那么多,对于他来说,能考上普通秀才,免除徭役、农业税,还能自由出去转悠就行。
      至于公家的那些补助,他就不想那么多了。
      报名问题秦邵倒是不觉得作难,自己户口已经搞定,满足考试条件。
      到时候找了廪生作保就行。
      范进之所以穷,就是他不是廪生,本地廪生都是富得小流油。
      秦邵已经打听了,那些廪生不仅每月有公家的补助,发放粮食肉菜,还能为参加县试的人作保。
      作保可不是免费的,那都是要交银子的。
      只要你身价清白、人品端方,没有什么大问题,那些廪生可是很愿意做担保的,对他们来说,那就是一门生意。
      只要钱交上去,所有报名手续什么的,人家一律为你搞定。
      只是价格也不菲,3两银子!
      城里普通之家,一年的花费也就20两左右,很多也就十几两。
      这报名就要3两银子不说,听说书籍、笔墨纸砚也叫一个昂贵,如果要上私塾,更有一笔花销。
      怪不得穷人家的孩子一般不会选择读书呢!
      “爷,隔壁的观路来了,说是祝老爷子有请,给您下了请帖。”
      秦邵刚从外面回来,韩瑾蓉端上茶水,就说道。
      wa

第58章 隔壁有个怪老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