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宛西攻略之一:从菊潭到赤眉(3)[2/2页]

明末流贼模拟器 龙吟森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白九儿倒是好整以暇起来。
      没有任何悬念,面对着小强旅的长枪疾刺术,就连训练有素的官军都抵挡不了,何况这些山匪,没多久,在见到了己方的人马被长枪不断刺中,地上的鲜血越积越厚的惨状,而对方却毫发无损后,山匪们崩溃了。
      此时,冯营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了,剩下的不是跟着贾营、杜营的人逃了,便是跪地求饶了。
      白九儿分出各一长枪兵追着贾营、杜营的人去了,自己带着剩下的人占据了冯营!
      虽然只是一处山寨,但依旧按照山下的规矩分成了两座四进院落,第三进的院落自然是山匪头目及其家属居住的地方,四周的院落肯定是山匪喽??堑木铀?
      而第二进,则关满了山匪们掳掠上来的肉票。
      约莫百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孩童,男女都有,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也有一些成年男子,最大竟有六十多岁。
      至于被他们扫荡过的村落,身强力壮的自然被他们胁迫加入进来,余者则将其家眷掳掠上来,年轻女子分给了头目和喽???话憷此担?凑盏燃恫煌??奔业钠毡橛谢辜父雠?耍?纺坑幸涣礁觥
      喽??怯信?说牟⒉欢唷
      冯营剩下来的喽??褂惺?喔觯?耸保?χ?阒沼诳?即?攀窒碌氖槔艨?剂伺涛省
      傍晚时分,追击敌人去贾营、杜营的人也派人回来了,幸亏白九儿在敌人崩溃时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派出了追击部队,再慢一点,杜营、贾营的山匪肯定将沿途连接山崖、深沟的桥梁毁了。
      而由于后面一直有追击的人,山匪们慌不择道,让白九儿的长枪兵成功突入了贾营、杜营,然后的事情就简单了。
      晚上,子夜时分。
      此前,若是从山下向上望,就会发现各做山峰之间罕见地在夜里打起了火把,星星点点的,那是薛之恒的人在往来穿梭汇报情况。
      到了子夜时分,三地的情况统计的差不多了。
      白九儿对这些事情并不关心,拿下冯营后,他立即霸占了金不换的妻妾,搜罗钱财、盘问之事自然交到了薛之恒这岁的老童生身上。
      眼下正是冯营、贾营、杜营的三个书吏在依次向薛之恒汇报情况。
      「参军」
      龙十三给李信封了个「行军司马」的职务,龙小石是「副司马」,以下还有录事参军两名,就是薛之恒与尚子义,余者分别担任某某「录事」,比如军曹、法曹、户曹等。
      「冯营可驻人,是那‘一斗谷“金不换最大的巢穴,我等上来时,只驻有两百人左右,加上家眷、肉票,一共有四百余人,白日一战,彼等两百人大部战死,剩余几十人跟着跑到了贾营、杜营」
      「只剩下十几个受了伤跑不动的」
      「贾营、杜营驻扎了一人,原本有两百多人,被金不换各抽调了一百人,那里各有家
      眷、肉票若干」
      「对于贾营、杜营的人,我等全数击杀了,然后留人看住了家眷和肉票」
      「三座大营的钱粮并不多,粮食也仅能支撑彼等过上一个月」
      「在冯营发现了一封书信,这倒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
      「哦?」
      「参军,那是唐王府长史府一个姓王的右长史写给金不换的信,里面有劝其改过从新,归顺官府之意......」
      「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南阳知府衙门,抑或内乡县知县衙门,抑或南阳、汝州兵备道衙门打理的呀,怎会牵扯到王府?」
      那录事说道:「这封信在这里,参军一看便知」
      薛之恒结果书信一看便明白了。
      原来,那唐王府右长史的意思是,按照明初朱元璋分封诸子的意图,每一处亲王府都有一两个卫所,仪卫司也相当与一个卫的。
      而眼下南阳府只有一个卫,仪卫司也只有一千人马,按照此人的说法,眼下是战乱时期,唐王府可以按照祖制再筹建一个卫,或者将仪卫司扩大到三千人的规模。
      仪卫正显然是不可能给这些接受招安的叛贼的,不过,统领一千人的仪卫副(,相当于千户)还是可能的。
      信里还提到,若是增加到三千人,仪卫司的人马也不见得全部驻扎在南阳府城,一部分可以驻在赤眉堡,一部分人可以驻在许家寨。
      「许家寨?」,薛之恒顿时明白了,「看来唐王府还在同时招揽淅川县的土贼‘瓦罐子张有才啊“」

第九章 宛西攻略之一:从菊潭到赤眉(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