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寝宫内,一个小火炉在吐着青色的火苗,火炉上,药罐正在都都地冒着热气。
      内阁首辅温方言神色暗然地走了出来,候在乾清宫门外的内阁大学士杨琳立刻迎了上去。
      杨琳:“首辅,陛下.....”
      温方言暗然地点了点头。
      杨琳会意,忙道:“这才短短数日,他就已经迫不及待了,非仁君之相啊!”
      温方言难过地闭上了眼睛,喃喃地说道:“拦不住的....”
      杨琳一把捏住温方言的胳膊,“首辅,忠顺王他们没安好心,您得劝戒太子,万不可走出这一步,否则一旦陛下醒来,将是双日同天,这会....”
      温方言苦笑着摇了摇头,“太子是监国,忠顺王他们说得不错,陛下昏迷之事瞒不了太久,如今草原、江浙都在用兵,这要是传到军中,对军心士气会有影响......还有一些朝政大事必须要皇帝署名,特别是正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他们可不想到头来化为一场烟云.....”
      杨琳冷冷地笑了,“自从昨日太子任命贾雨村为户部左侍郎,并将王耀祖从大狱中放出,这些人就安耐不住了,哼,一群追名逐利的伪君子!”
      这话十分刺耳,温方言却无法反驳,只是摇了摇头。
      “哟,咱大明朝出大圣人了!”
      就在这时,身边传来了一句有些阴阳怪气的声音来。
      杨琳忙定睛一看,只见周坤正站在文渊阁门前,此子在七月份被皇帝任命为吏部郎中,在文渊阁当差,第一个跳出来响应忠顺王的官员。
      周坤说话了,“您是大圣人,我们都是追名逐利的小人,伪君子,但我们心怀大明江山社稷,想着为朝廷分忧,敢问杨阁老,如果新帝登基的消息传到军中,会不会提升大军士气?”
      杨琳一警,“你这是在偷换概念。”
      周坤:“有区别吗?”
      杨涟一怔,“有你这么和上官说话的吗!”
      周坤澹澹一笑,“本官是吏部郎中,不是杨阁老分管的礼部。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您老该明白什么叫清谈误国!”
      杨琳额上青筋在不断跳动,手一甩,大步向东宫走去!
      周坤的嘴角露出了深深地笑纹。
      温方言瞟了他一眼,澹澹道:“从现在起,你不用在文渊阁当差了,有人问起,就说是我的话。”
      此言一出,周坤的脸立刻阴沉下来。
      温方言又说话了,“今年的吏部考核,你为二等。”
      周坤的脸色更难看了。
      ..........
      “彭!”的一声脆响,忠顺王朱厚炯将茶碗狠狠砸在地上,摔得粉碎,一掌拍在书桉上,恶狠狠道:“不知好歹的东西,竟敢拒绝本王!”
      自以为拿捏住候孝康把柄的朱厚炯写了封信给他,为了表示诚意,更是将郑博的情况与他细细说了一遍,希望能够取得信任,两家相互合作,以此打探水溶的事情。
      没成想,候孝康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这不仅让他觉得颜面大失,还使得他一口怒气闷在心中,恨不得立刻将事情给抖露出去。
      “父王息怒,现如今最

第152章人心不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