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代啸忠义殉国,风烈如存,可特追封一等侯爵。”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先荣国公嫡孙女贾元春德才兼备、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特赐婚于太子为太子侧妃,择日成婚。
      钦此!”
      乾清宫副总管太监王安率领四名小黄门跪在地上。
      他们面前的椅子上坐着个人,正是贾元春,桉几上摆着一只托盘,里面放着一本金册。
      “奴才给娘娘贺喜了。”
      王安恭恭敬敬地给元春叩了个头。
      “奴才们恭贺娘娘!”
      元春澹澹一笑,伸出手虚扶了扶,“起来吧。”
      “谢娘娘!”
      王安半站了起来,又笑着说道:“陛下又下旨追封贾公为一等侯爵,当真是双喜临门啊!”
      元春含笑点了点头,转身对抱琴说道:“将忠武伯送来的那个盒子拿来。”
      “是。”
      抱琴走到一旁的箱子边,掀开箱盖捧出一个锦面盒子,又走到元春面前,打开盒盖。
      盒内摆着一个核桃大小的金表。
      元春:“这是一点心意,总管不要嫌弃。”
      抱琴捧着盒子递了过去。
      这种表可是稀罕物,整个司礼监也就戴权和少监黄锦拥有,他眼馋很久了,没想到元春这么大方,况且元春还说了,这是忠武伯送来的。
      王安何等机敏,接过锦盒,立刻说道:“奴才谢过娘娘。”
      元春:“抱琴,拿八十两给大家喝杯茶。”
      几个小黄门望着王安,王安手一摆,“还不快给娘娘谢恩!”
      转过脸笑着对元春说道:“娘娘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他们。”
      元春:“不必客气了。”
      ............
      元春被封太子侧妃了!
      整个荣国府二房,顿时陷入一片欢乐气氛不可自拔。
      太子就是明天的皇帝,只要太子登基,元春肯定是四妃之一!
      王夫人亲自操办,亲信小厮大肆奔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亲友,还有勋贵一脉交好的家族。
      顶点
      虽说不清楚到底出了何事,但一连两个好消息,让贾母乐得合不拢嘴,接受着大家的恭贺,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元春终于熬出头了!”
      王夫人满面春风,“老太太,从明日起,咱们要大办宴席,摆上三天流水席。”
      转头对王熙凤说道:“凤丫头,元春如今是荣国府的牌面,这个流水席你可要用心,千万不能让人说闲话,这会落了元春的脸面,知道吗?”
      “嗯,不错。”
      贾母点头笑道:“是该要摆流水席,不过也不能太奢靡,按照正常酒楼的标准就行,太张扬了不好!”
      “老太太,元春在宫里受了这么些年的委屈,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无论如何不能让人低看了她。”
      王夫人显然有了底气,敢和贾母讨价还价起来了。
      听了这话,王熙凤撇了撇嘴,她刚从大老爷院中出来,大老爷可是说了,贾代啸的一等侯爵会传给贾琏,虽说会直接降到二等伯,但还是让王熙凤非常高兴,难道大房一个一等侯爵还连一个太子侧妃都比不上?
      再说了,元春以后在宫里想要混得自在,还得倚靠大房帮忙,不说手握军权的贾老三,就是琏二都比二老爷的工部右侍郎说话有影响。
      “噗嗤!”
      王熙凤最终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贾母回头瞪了王熙凤一眼,对着王夫人说道:“现在朝廷正在打仗,再大的事也大不过它去,你放心,没人会低看了元春。”
      王夫人笑脸一僵,心中很是不情愿,但,胳膊拧不过大腿,贾家后宅还是贾母说了算。
      “姨太太和宝姑娘来了。”
      正说着话,就听门外小丫鬟通报道。
      薛姨妈拉着宝钗上前给贾母见礼,笑着说道:“给老祖宗贺喜了,我们特意来讨杯酒吃。”
      贾母连忙抬手,笑道:“哈哈哈,姨太太客气了,快请坐。”
      转身对王熙凤问道:“怎么大半日没见着?哥儿?”
      “嗨,瞧我这记性,光顾着陪老祖宗说笑了。”
      王熙凤连连拍了自己额头两下,略带懊恼地说道:“听老爷说,一早就进宫去了。”
      贾母奇道:“还知道怎么回事?”
      话音刚落,贾母又反应了过来,摆手道:“去准备酒宴,我要陪姨太太吃两杯!”
      “老祖宗说笑了。”
      薛姨妈连忙说道:“该是我们陪您吃两杯酒,助助兴!”
      说着,又瞥了眼正在与迎春姐妹说笑的黛玉,暗道:终是商贾的身份拖累了女儿!
      薛姨妈的反应贾母看在眼中,昨日接风宴上,贾?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份从宗人府取来的婚书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
      皇城,乾清宫偏殿。
      长长的膳桌上,摆满了御膳房的膳食。
      天佑帝微闭着眼睛坐在上首,太子朱武城双手放在膝上,极规矩地坐在下首,一声不吭,一动不动。
      戴权捧着一封奏折走了进来,走到天佑帝身边,轻轻地说道:“陛下,这是忠武伯呈上来的折子。”
      天佑帝睁开了眼睛,盯着那本奏折,问道:“贾?人呢?”
      戴权:“在殿外候着呢!”
      “宣!”
      天佑帝接过奏折边看,边说道。
      “臣贾?参见陛下,参见皇太子殿下!”
      天佑帝摆摆手,“今日没外人,不要讲那么多规矩了,坐到太子对面吧。”
      “是。”
      贾?走过去将椅子往下首拉了拉,这才坐下。
      天佑帝随手将奏折递给朱武城,用少有的温和的语气对贾?说道:“论理,太子是你的姐夫,没必要这么小心谨慎。”
      “太子是储君,臣岂敢与储君对坐。”
      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道:“做臣子的还是要有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说的不错!”
      天佑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贾家自从金陵起兵就和皇室休戚与共,两代宁、荣国公先后为了大明江山征战漠北草原,爱卿祖父更是战死沙场.....
      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关键时刻,朕和太子能倚靠的也只有像贾家这样的自己人.....你写的奏折,朕仔细看了,说句实话,朕不是太懂,不过,朕相信你,你说吧,你还有什么要求?”
      听了这话,贾?连忙站了起来,答道:“臣仔细翻阅了军报,发现王子腾之所以战败,不仅

第140章出发前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