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词歌赋藏玄机[2/2页]

剑镇四海 日月未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将一部分准备预防胡族国师的人手调来调查此事。
      就比如说邓青。
      王肃呼出一口气,说道:“有点突破口了,但也未必能够确定。”
      “是什么?”邓青问道。
      王肃将写有那些诗会、文会的名单交给了邓青。
      “这是什么?”邓青接过名单来,打开看了一眼,乍一看没有反应过来其中含义。
      王肃解释道:“刘公子和郑虎都是官宦子弟,身份高贵,又都是读书人。天京里,这些官宦子弟的交际场就这么多,他们俩的父辈虽然不熟,但他俩却是随便兜两个圈就能认识的,也就有了交集。”
      王肃的话说到这儿,邓青也就明白了,接着他的话说道:“所以说,凶手很有可能就是根据某一诗会、文会的名单来行凶杀人的。”
      听了邓青的话,王肃看着他,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频频点头,气得邓青捶了王肃一拳。
      王肃说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了,我敢说,等会儿你叫人去郑府要一份这个名单,上面重合的名字很多。”
      邓青耸了耸肩,说道:“这有什么办法,起码算是缩小了范围,不至于说像之前那样,一点线索没有,像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说罢他便和车旁的一名绣衣郎吩咐了一声,对方得令之后立刻就去了。
      王肃想起一事,问道:“我刚才问刘家的那个书童,他说刘公子的书信都被你们带回去了?”
      邓青点点头,说道:“对,都还在绣衣司里存着呢,找人都看过一遍了,没找到什么有用的。”
      王肃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晚上把书信都送我这儿来吧,你们就负责排查两份名单上相同的。”
      邓青笑道:“你小子,就会找轻松的活儿干,偷懒是吧?”
      王肃翻了翻白眼,义正言辞地说道:“这线索是我发现的,偷点懒,偷点懒怎么了?再说了,你们绣衣司人多,我就一个人,能帮你们再看一遍书信就不错了,你还要求这么多?”
      邓青笑道:“你不是两个人吗?”
      说刚说出口,邓青就后悔了,他有些紧张,暗中观察王肃的表情。
      好在王肃没有怀疑,似乎还在思考这次的案子,说道:“两个人和一个人差别很大吗?”
      “也是。”
      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但目前线索不多,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邓青最后,压低声音,问道:“你说,这案子,有没有可能和......”
      他指着西北方,说道:“和那边有关?”
      “你是说......隆巴坎?”
      “嗯。”邓青面色凝重,微微点头。
      王肃知道他说的是胡族国师。
      正如大唐的绣衣司在胡族那边安插了很多细作,胡族国师手下也有一衙门,唤作隆巴坎。
      在胡族语言中,意思是“无处不在的影子”。
      隆巴坎在大唐亦有很多细作,渗透颇深。
      而且隆巴坎并不是胡族国师成为国师之后才有的衙门。
      早在上一任胡族国师在位时,这隆巴坎就已经存在了,论底蕴,这隆巴坎要在绣衣司之上。
      也正因为如此隆巴坎的细作要更深,潜伏时间要更久,数十年的潜伏让他们和唐人几乎没有任何差矣,有的甚至早已在大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或是嫁作人妇生养子女,如果隆巴坎不召唤他们,恐怕他们就会作为唐人死去。
      除了胡族国师,没有人知道大唐境内,到底有多少隆巴坎。
      王肃叹了口气,说道:“有这个可能。但我倒希望不是。”
      邓青问道:“我也希望。”
      不言而喻,两人都知道,如果此案真是隆巴坎的人所为,这意味着什么。
      就目前看来,此人武功高强,手法狠毒,是个厉害角色。
      胡族国师宁愿让这种高手暴露出来,只为了杀些一些无关紧要的官宦子弟,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天京城内人心惶惶,绣衣司手忙脚乱,不得不分出一些人手去追查真凶。
      为的就是牵扯绣衣司和天京城官员的精力。
      从凶手的武功就能看出来,此人武功不低,既然要牺牲这种级别的高手,也就说明了,胡族国师有更大的所图。
      究竟是什么,能让胡族国师会愿意牺牲一个潜伏多年,隐藏颇深,武功颇高的高手来谋取的呢?
      两人对视一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担忧。
      他们齐齐朝着整个大唐的中心,皇宫望去。
      那里,灯火璀璨,偶有动人的歌舞之声越过宫墙,传到整个天京城......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诗词歌赋藏玄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