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2页]

长乐公主对我摊牌了 空巢老龙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灭了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四夷咸服。
      丝绸之路也随之被打通,中原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空前繁荣。
      在这种大背景下,将分店开到西域还真不是吹牛。
      “然则……”房遗直微微皱眉道:“大唐连年受灾,近来河南、河北一带又遭了霜害,一旦入冬,百姓将食不果腹,忍饥挨饿……
      这火锅虽然是个好东西,恐怕当前时机还欠缺了些。
      若是再等上十年、二十年……”
      百姓在家都吃不饱,哪里还有能力去酒楼消费?
      他这话也不无道理。
      罗太岁又如何不知道蝗灾刚过,做酒楼生意的确不合时宜?
      但他更知道,李世民十分重视农业,政策上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能够安定生产,耕作有时。
      《资治通鉴》在贞观四年的最后,有一段总结如下。
      “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虽然有吹嘘的成分在内,但至少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大致情况。
      尽管贞观初天灾不断,到了贞观四年将会迎来大丰收,同时丝路畅通,商旅络绎不绝,商业得到极大的发展。
      “咱们先把重点放在长安。长安富庶,不愁没有生意。至于其他……”
      罗太岁缓缓说道:“大乱后大治,相信当今天子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民生。
      用不了十年、二十年,只需一两年,大唐将会扭转颓势,走向盛世。
      届时我们经验成熟,资金也有了一定的积累,正好趁势而起,一定大有作为。”
      “只需一两年?”房遗直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去年关中水灾,秋作物严重损害,百姓几乎赊儿卖女以维持生计,今年又遭遇蝗灾……
      但他又不能过分出言质疑。
      因为这不仅仅是质疑罗太岁,更是在质疑当今天子的治国能力。
      “罗副使所言并非无的放矢。”
      这时候杜构道:“有道是:大乱大治,大难兴邦。连年战乱之后,人口骤减,很多土地荒废下来。
      只要朝廷减轻徭役,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农业就会很快得以恢复。”
      “原来如此。”房遗直略作沉吟,然后点了点头。
      罗太岁则看了杜构一眼。
      纵观历史,任何王朝只要平稳运行几十年,就会出现阶层固化,两极分化的现象。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如果国家不能及时解决此种矛盾,长此以往,连带着其他问题一起集中爆发,很有可能就会颠覆一个王朝。
      而下一个王朝建立初期,往往都会休养生息,百姓拥有足够的土地,安居乐业。
      然后几十年过去了,又会重复重蹈覆辙。
      此所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太岁和在场所有人所处的,就是大唐王朝的这个上升期。
      而这个惊人的上升期,绝对会突破所有人的想象。

1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