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知易行难啊!
      但面前这人不同。
      凭什么他玄奘会对这么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心存敬意?
      完全是因为对方在大灾之年,毅然决然的舍弃两百多万石粮食,以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并且因为他的善举,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都被深深触动,争先恐后的出手赈灾。
      一个可怕的荒年竟然过得如此风平浪静。
      在他心里,这个叫罗太岁的孩子足以被称为圣了!
      而佛门呢?
      灾荒之年竟然还四处放款,收取高额利息……
      相比之下,如果世间再生法难,完全是佛门咎由自取。
      至此,玄奘终于破开迷雾见青天,一个信念在心中渐渐清晰起来。
      西行求法,破除自己心中的疑惑,是为“穷则独善其身”。
      若有幸求法成功,则将致力于破除佛门之乱现状,是为“达者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善之善者也。
      “南无阿弥陀佛!”玄奘慌忙下马,双手合十对罗太岁深深一揖,“小僧悟了!小僧受教!”
      呃?
      罗太岁一愣。
      心想我这马列毛全套理论还没有开始施展,你怎么就悟了?
      我说了什么不得了的话吗?
      有吗?
      这时玄奘又翻身上马,大叱一声,调转马头,竟向来处驰去。
      “和尚你要做什么?”
      罗太岁心想这和尚莫不是疯了。
      “尊驾请在此等候小僧,小僧要回那渗金寺和圆通大师交代一句话……”
      玄奘在飞驰中抽出禅杖,在空中环绕一匝,虎虎生风,然后横在鞍前。
      “若他胆敢将尊驾的曲辕犁用之谋利,小僧则化身韦陀,惩之!”
      最后“惩之”二字还余音绕耳,他那疾驰的身影已经远去。
      恍惚间,罗太岁仿佛看到了电视剧中那个当阳桥前喝退百万雄兵之张翼德的雄壮背影……

64、小僧悟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