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善。
      至此,罗太岁的好兄弟裴行俭首次进入大唐核心掌权者的视线。
      但科举改制着实动了世族的蛋糕,裴寂等人认为以五姓七宗为首的世家大族掌握着全国三分之一的粮食,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得罪他们。
      并让李世民放弃粮食做空价格战,向其示好,甚至可以放低姿态,请求五姓七宗借粮与朝廷。
      尽管他们以关中百姓的生计来劝说李世民,李世民还是坚决不允。
      并当场发了脾气,对众臣毫无建设性的意见表示很不满。
      于是,随着以剡国公名义所捐赠六十四万石粮食,以及司农寺所储之粮发放殆尽,赈灾进入疲软期。
      各种谣言之下,连年受灾的百姓对朝廷的不满终于达到一个极致。
      关中各地都有一些微小的动乱发生。
      四月十三日。
      李世民要求粮商开仓,并下诏以市面最高价格购粮。
      此时的粮价早已超出原价的两倍有多。
      然而就算这样,也只有少数的粮商愿意将粮食卖于朝廷。
      更多的粮商仍然封仓,拒不回应,反而还趁机悄悄吃进市面上流通的粮食。
      于是朝廷的赈灾几乎陷入停滞。
      朝堂之上,裴寂等人再次劝说李世民与五姓七宗和解,以获得粮食上的支持。
      尽管形势已经对自己相当不利,李世民仍然坚决不允。
      魏征犯颜直谏,认为李世民枉顾百姓死活,不配做一代明君。
      以至于李世民下朝后恼火的对长孙皇后放话:“总有一天朕要杀了那个乡巴佬!”
      若不是长孙皇后机智化解,君臣几乎决裂。
      到了四月十四日这天,李世民突然又下了一条诏令。
      严令关中之人不得携带粮食出关,该诏令暂不设期限。
      还在囤积粮食的粮商颇不以为然。
      但到了下午,他们就傻了眼。
      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将近两百万石粮食以一种蛮不讲理的姿态突然涌现在市面上。
      一时间关中粮食市场陷入动荡之中……

34、时局动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