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24章:很多个正三品[2/2页]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于是朱标就来了。
      关于皇子们的教育,老朱私下同样和朱塬聊过,希望他能充当一个先生角色。
      朱塬没拒绝,也没有完全答应。
      这段时间太忙,目前肯定不行。
      至于之后……
      朱塬给老朱的建议,先等他把各级教材编写出来。
      同时,对于诸皇子,小学阶段,自己还是少掺和,主要是识字和学礼,再加上将来一些基
      础的数学之类,也不需要他亲自出面。
      等到了中学和大学阶段,根据具体情况,朱塬可以亲自负责一些课程。
      而且,朱塬也相当直白地向老朱提起,对于皇子们的教育,关键是开阔眼界,以及,传统的一个「礼」字。
      不需要太精通。
      当然了,将来,如果某个皇子对某一领域实在非常感兴趣,也可以深入研究,乃至成为一个学者,但,那大概也就意味着,这位皇子将会成为一个太平王爷,不会被派遣去创建另外的「大秦」、「大楚」之类。
      老朱觉得,这样也不错。
      这一次,肯定是不会再进行如同曾经那样的分封了。
      还有就是,皇子和太子却是不同。
      对于太子的教育,朱塬不介意多花费一些心思,免得朱标被传统儒臣给带歪,以及,还有保持自己在朱标这边影响力的考虑。
      其实说起来,朱塬能看得出,老朱是希望他在皇子们身上多花费一些心思的,平心而论,朱塬其实也很愿意多花一些心思。
      曾经大明的皇帝质量之所以参差不齐,关键就在于皇家的教育过于偏颇,只重视太子一个,而忽略其他皇子。
      结果就是,正统继承的皇帝,其实都还不错,而意外得到皇位的几个,最次的,比如朱由校,甚至连字都认不全,这还如何能管理好一个国家?
      然而,说到当下……其中有个问题。
      朱?荆
      因为出身低微,老朱对于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太多嫡庶分别,然而,太子却不同。Z.br>
      出于继承大明这份偌大家业的考虑,老朱对朱标寄予厚望,而且,为了传续的稳定,他也不会允许有人威胁到朱标的地位,哪怕其他儿子,都不行。
      偏偏……
      朱塬在《天书》中说了,自己是二皇子秦王朱?镜暮笕恕
      再加上另外一个也算是一根「鱼刺」的朱棣,朱塬表现出不太愿意和其他皇子接触的态度,老朱内心里也有些顺势而为,没有勉强。
      都是精明人,祖孙两个对很多事情心知肚明,但谁也不会说透。
      不好说。
      反正,终究是一个圈,老朱能不能自己明白过来,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朱塬内心里其实也没有那么在意。
      朱标见到朱塬很高兴,用饭的过程中果然提了很多最近研究他那些学问时产生的问题,朱塬还主动和太子殿下说起了之前谈过的一些国事。
      直到午饭结束,还是意犹未尽。
      老朱就把两个少年人赶去了大本堂去继续说话,他则要召集一干中枢臣子,初步讨论奏折编号和分级的事情。
      雷厉风行。
      如此直到未时正刻,也就是下午的两点钟左右,朱塬才离开皇城。
      带了一份长长的清单,和一个消息。
      清单是内库的藏品列表,主要是之前从大都运回的那一批,因为水晶刻漏之事,朱塬之前想要亲自看一下老朱还带回了什么有用的宝贝。
      可惜一直没时间。
      和老朱提过,老朱就干脆让人做了一份清单,还吩咐,朱塬看到甚么好的,可以直接取用,不用再额外禀告。
      至于消息。
      来自山东那边,莱州地界,发现了一座硝石矿。
      根据山东行省参政汪广洋送来的奏章,朱塬判断,这座硝石矿不大,但,相对于这个年代的需求,其实也不小。
      消息送来的同时,汪广洋还表示,近期就会从海路送一批样品南下,大概500料的海船,能装5船。
      说起海运,上月初六从明州出发的第八批运粮船
      队,直到现在还没有抵达直沽,好在,根据汪广洋一同送来的消息,已经进入了渤海湾,近期就会靠岸,也算顺利。
      再说硝石矿,问题也有。
      初步计划海运南下的这一批,不纯,全是原矿,需要金陵这边自己提炼。这一方面是莱州那边暂时没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管制的需要。
      于是,第二天,朱塬就来到了也是惦记许久一直没有挤出时间关注的火器司。
      关于火器司,这还是受到朱塬启发,老朱今年才成立的一个正五品衙门,分管着火器制造和火药配制等相关事项。
      朱塬来到火器司,第一感觉是,曾经的一个千古谜团,揭开了。
      天启大爆炸。
      对于天启大爆炸,曾经有很多说法,甚至科幻到外星人在地球搞鬼的都有。但,当下,朱塬基本判定,就是火药爆炸。
      为什么那么肯定?
      看看洪武朝的火器司衙门在哪,就一目了然了。
      金陵城中心,秦淮河附近,距离老朱的吴王府旧内,只有不到一里远,附近还居住了不少的功臣勋贵。
      黄金地带啊。
      这位置,万一炸一下,就不需要老朱再玩甚么「狡兔死,走狗烹」了,可以直接吃炸烤兔肉。
      还是一次能烤好多的那种。
      朱塬一开始还觉得,或许,只是火器司的衙门在这儿,具体的火药配置,肯定要选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
      然而,让他失望了。
      出于对火器的重视,火药的配置,就是在这座大院内。
      火器司郎中韩预亲自迎接朱塬,还邀功似地第一时间带他参观了火药仓库。
      这段时间存储下来的,两万六千斤火药,还是加了白糖的那种,按照五斤一包,用防潮油纸仔细包裹后密密麻麻地堆放在那里,看得朱塬头皮发麻。
      我要离开。
      立刻!
      不!
      凭什么我要离开?
      不过,还是当即离开,匆匆赶去皇城。
      其他不谈,就和老朱说了说曾经的「天启大爆炸」,声震数十里,一次几万人。
      老朱听得一愣一愣,愣完了,也当即签发手令,要求火器司立刻把作坊迁到城外。恰好城南校场附近就有军营和仓库,暂时征用,连监管的士卒都有了,说搬就搬。
      朱塬也给了一些建议。
      关于火药,别扎堆储存啊,分开一些,到时候,就算出了意外,一次性几万斤和一次性几千斤,爆炸的动静肯定不同。
      :。手机版网址:

第024章:很多个正三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