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四章 我以为你们不会呢[1/2页]

全民中医 方千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患者身体健壮,病的时间虽然长,脏气没有损伤,这个从脉象浮缓,舌淡就能看出......”
      这个病案毕竟和上一个不同,陈略说的时候没有那么顺畅,但是每一句也都算是切中在了点上。
      “嘶!”
      有同学道:“这个病案其实很难了,即便是一些临床医生也不一定能辩证清楚。”
      “嗯,虽然只是说大概,陈略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对话的都是大四的学生了,低年级的基本上是一头雾水。
      有时候,再难的题,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
      陈略先从读“三世书”开始,而且还有孙婉清讲解,虽然只是懂了比较粗浅的,却至少有方向,方向对了,再加上个人的理解和思维,还是真能看出一些东西的。
      其他同学就没有陈略这种便利了,自然是一头雾水。
      宋元凯的脸色已经相当难看了。
      这个病案陈略也能说出一二三?
      这个病案其实算是宋元凯准备的一个杀手锏了。
      边上尚学文帮忙,病案的顺序是尚学文掌握的,尚学文没能主持,却也不是完全帮不上忙。
      几个病案有简单的,有难得。
      在宋元凯的预想中,简单的陈略哪怕能说一两点,后面他们都能补充,说的更明白,要是陈略难缠,就用难一些的,有人说就有人说吧。
      没想到杀手锏出来,陈略还是有见解。
      人群后面,吴灿阳禁不住微微颔首。
      陈略真的让他太意外了。
      往常病例社的一些活动也有老师前来,不过这种小活动,吴灿阳还是第一次来,他正是想看看陈略的表现,没想到再次意外了。
      “嗯,我也就看出这些。”
      陈略沉吟了一下,坐了回去。
      戴阳好半天没回神。
      等陈略坐下,戴阳才回头看向尚学文。
      这一次准备的病案竟然有这种程度的?
      尚学文这是搞什么?
      作为会长,如果参加活动的同学分析的好,自然不用太补充,如果参加活动的同学不会,肯定是要给讲解的。
      这个病案对戴阳来说都有难度了。
      陈略刚才简单的说了几句,也算是说了几点,可到时候戴阳要不要再讲一讲?
      他都没吃透,怎么讲?
      戴阳总不能把陈略说的再说一遍吧?
      也不能像陈略一样,简单讲两句,然后说我就看出这么些吧?
      讲解,就要将通透,要不怎么显示出学长和会长的本事?
      病例社自己准备的病案,会长都不会?
      这传出去岂不是笑话?
      尚学文装着很懵懂,就像是不明白戴阳的意思。
      戴阳不懂,尚学文是懂的,如果说水平,尚学文的水平并不比医院一些年轻医生水平差,这也是尚永良的孙子的优势所在。
      有一位中医名家当爷爷,从小学医,今年已经大三,要是只比其他同学强一点,那真是浪费了那么好的出身了。
      也就是尚学文入会晚,可即便如此,去年尚学文才大二,就是副会长了。
      戴阳有点无奈,他觉的是尚学文想让他难堪,可他还真拿尚学文没办法,尚学文平常给他面子,可要是不给,他又能如何?
      尚永良那种爷爷,全国又有多少?
      “这个病案陈略说的很好。”
      人群后面,吴灿阳缓缓出声,正好缓解了戴阳的尴尬。
      “吴教授!”
      戴阳急忙上前,边上围观的同学看到是吴灿阳,也都急忙让开一条路。
      吴灿阳笑着走到前方,然后看向陈略:“你的《黄帝内经》读的不错,看了多少了?”
      “已经看完了。”
      陈略老实答道:“三世书我都看了一遍。”
      “最先看的就是三世书?”吴灿阳问。
      毕竟陈略学医时间不长,一本书看完也需要一段时间的。
      “嗯。”
      陈略点头。
      “你这入门看书就看的非常好。”
      吴灿阳真心夸赞。
      学东西也有先后顺序的。
      一些中医爱好者看书,不少都先看《伤寒论》,《伤寒论》确实是中医里面很有名的典籍,里面记在了很多病案和方剂,但是《伤寒论》却不适合初学者看。
      没有根基,大多数人看不懂。
      学中医看的第一本书其实不是医书,而是易,《易经》的作者后世一直都有争论,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伏羲开创,周文王继承总结,编撰成书。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华夏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

第五十四章 我以为你们不会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