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全才’[1/2页]

华娱好人传 作死的迪伦马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句拿破仑的名言,简直是全世界最好的金句。
      当然,仅限于pua。
      像是圈内主创们用来自嘲的这句,‘不想当编剧的导演,不是好演员。简单来说,想要够得上好演员的这个‘好字,那你就要成为一个全才。
      就拿演员举例,在现今娱乐圈,不管是正剧还是偶像剧,能给自己编戏,能给自己导戏,最后还能自己演戏,才是真正的‘好演员。
      就像是《狂飙》中的张译和张颂文,编导演,什么活儿没干?
      在场三人显然没有李算的世事洞明,但老板提问,还是给出自己的见解。
      贾秀全说,这句话证明了剧组中编导演的‘主导体系;陈小雨说,这话说明了影视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权利排序;夏莎莎要更直白些,说既是编剧,又是导演,才是个好演员?
      夏莎莎说出这答桉的时候,她自己都有些不确定,对座的陈小雨和贾秀全似乎是要嘲笑,但李算却给与了肯定。
      “你说的最接近。”
      贾秀全和陈小雨一愣,随即看向夏莎莎,只见这中传毕业的小姑娘就是与众不同,妆容精致不说,且穿着时尚,看向老板的目光中带着小女孩特有的纯洁,且还蕴含一丝崇拜。
      两人再看向李算,很默契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人情世故。
      李算回身在白板上写下‘生活二字。
      他回过身,无视贾秀全和陈小雨大有深意的目光,继续提问。
      “你们谁是富二代吗?”
      没人说话。
      “你们有谁玩过剧本上的,学生之间的‘接吻游戏吗?”
      众人仍然沉默,但夏莎莎却举起手来。
      她说:“一般,‘破冰游戏都没那么夸张,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很奇怪。”
      李算看了看她,说出一句。
      “没有富二代的生活,却能评价一部讲富二代和成功人士的剧,谁给你们的权利。”
      李算是生气了,这是人都听的出来,众人屏气凝神,准备挨骂,却听李算对着夏莎莎说:“你在这等。”
      他又对贾秀全和陈小雨说:“你们俩,跟我出来。”
      李算带着贾秀全和陈小雨出门,夏莎莎还愣在原地,不知道自己的诚实,带来了什么后果。
      李算和贾秀全跟陈小雨交换了微信,之后一人批了一万块钱,告诉他们,用这一万,发挥编剧的创造力,去体验年薪百万的生活。然后他把二人带到曾嘉面前,要求两人直接到魔都,进入《微时代》剧组。
      编剧进组,只意味着一件事儿,改剧本。所以曾嘉习以为常的说:“你什么时候见见导演?”
      李算却摇了摇头,说是不见,又指了指陈小雨和贾秀全:“把他们各自分配给一个演员,别的什么都不干,把现在的剧本给演员讲明白就行。”
      陈小雨和贾秀全都是一愣,李算转回身面对他们。
      “你们要干的活,相当于副导演,就是帮助演员筹备表演。不用担心,你们还是编剧,如果干的好,我给你们署名。”
      交代完毕,陈小雨和贾秀全对视一眼,虽不知这命令有什么深意,但拿了钱的他们还是满口答应,而后跟曾嘉告别,然后直接出门。
      编剧跟着演员进组……曾嘉在《美人心计》见过这个套路,不过那是演员林心如的私人编剧,专门被用来给她自己改戏。
      她好奇的问李算:“你这是又想干什么?”
      心存善意的事儿自己知道就行,绝对不能跟曾嘉说,李算想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编剧团队,肯定会多花钱。
      在第一年一亿kpi还没完成的现在,有些事儿还是低调点好。所以李算挑了个特别大的概念说。
      “加强我国文艺从业者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我国文艺从业者的精神文明教育。”
      曾嘉一脸问号。
      李算循循善诱:“偶像剧给谁看的?”
      “年轻人啊。”
      “给年轻人看的东西,不讲四个现代化就够了,你们也不能把接吻游戏,当‘影视奇观给年轻观众看吧?”
      《微时代》中有一场戏,是数个刚见面的学生外出聚会,以破冰为理由,进行一场随机抽取,而后当众接吻的游戏。
      除了a片,谁能这么拍偶像剧啊?
      谁知道曾嘉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你不知道,现在就是得给观众一点新东西,再说咱们这戏根本没有上了年纪的观众,都是年轻人,open一点没什么。”
      看起来,曾嘉对这个剧本的设置还很满意。
      李算冷笑两声,不置可否,可能这样的戏,更符合资本家的三观吧。
      他只能说:“我立两个规矩,第一,往后公司编剧部门的所有人都要进组,连剧组怎么拍摄、演员怎么表演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会写戏?
      第二,往后公司艺人所有参与的拍摄,剧本必须给我过目。”
      曾嘉好像多嘴一样的问了句:“所有人?”
      “所有人!”
      李算转身出门,曾嘉看着他的背影,对这个‘所有人,持怀疑态度。
      编剧这行当只有两种教学流派,第一个是学院派,就是陈小雨这样的科班,入学之后别的不干,先熟悉一些专有名词,什么激励事件,灵魂黑夜,三幕结构等等……没生活不说,且毕业之后只对着电脑‘浏览生活,说道理一套一套,论实战便如土鸡瓦狗。
      第二个是贾秀全这样的野路子出身,生活阅历可能稍微强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是出身不正,倒不是说李算注重学历,是他少了学院派的那股子文人清高,很多东西也没有经过体系化的训练不说,且写出的大部分情节,都带着股郁郁不得志的戾气。
      现如今,李算这个安排也是从后世而来,学名叫实战派,外号就五花八门了,入行别的不谈,先拉去剧组历练,在一个陌生环境,面对一份陌生工作,才能看出谁是混事,谁是真金。
      其实最关键的是,贾秀全和陈小雨的年纪大了,且有一定工作经验,有了相对稳固的三观……这就不如夏莎莎,刚刚毕业,青春靓丽,好pua,且还有一股子冲劲儿,想在这个精彩的世界证明自己。
      离开曾嘉的办公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全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