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七章 伐魏之议[2/2页]

秦时:凤唳九霄 乘酒兴水中捞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苍髯老者老态龙钟,但声音却颇为高亢激昂,他朗声道:“大了王,昔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大败老夫于河外。
      蕞城之战,五国联军绕过函谷关,攻入我秦国腹地。
      我秦与赵国之间,实有血海深仇,不可磨灭。
      今信陵君已死,赵王偃昏庸轻浮,娶娼妇为后,实不为人子。
      如今的赵国再无力抵抗我秦国之兵锋,老臣请战伐赵,以报昔日五国伐秦之冤仇。”
      蒙骜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可质疑的坚定。
      河外之战,成就了信陵君威震天下美名的同时,也成为了这位经年宿将一生最大的耻辱。
      蒙骜七十岁了,他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
      他需要一场胜利,来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赵国是他最好的对手,那里有李牧,有英勇不屈的赵人。
      蒙骜相信,那会是他一生戎马后最完美的落幕。
      高台之上,嬴政凤目之中精芒一闪而过。
      他,太需要一场大胜了。
      身为少年秦王,吕不韦压制他的最大借口,就是他尚未及冠,威望不足。
      若是他能有一场对外的大胜,哪怕只是夺城三五座,那秦国万万老秦人的心也会瞬间归附于他的身上。
      届时,无人可以阻挡他手握权柄。
      他年轻的面容上,有喜色不禁意间流露出来。
      蒙骜身后,王翦,?公,恒漪等将领一时间也兴奋了起来。
      沙场是秦的宿命,他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在战场上再建功业。
      “不可,”
      吕不韦老迈的声音响起,他缓缓站直身子,目光扫过蒙骜,转而向台上的嬴政道:“王上,赵王虽然庸弱,赵国上将军李牧却不是庸手。
      我秦国自五年前五国伐秦之战后,先征赵国,取晋阳之地;
      再伐韩国,取十三城,
      后攻打魏国,取氏?、有诡二城。
      短短五年,年年大战,国力早已消耗一空。
      若此时与赵国再起大战,难免被其余四国趁机攻打。
      王上,我秦国能抵挡一次蕞城之战,可抵挡不了第二次啊。”
      吕不韦的话犹如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嬴政和蒙骜,?公等将领的心头。
      身为大秦相邦,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秦国的国力。若无他的支持,伐赵之战,绝难成行。
      嬴政的眸中闪过一丝泄气。
      他情知吕不韦虽然贪权,却绝不会在七国大事上裹挟私利。
      在他已然生了泄气之心的时候,一道粗豪的声音响起:“那就伐魏。”
      蒙骜的目光落在吕不韦身上,带着几分不屑,“既然相邦不信我伐赵,那伐魏总没什么说法了吧。”
      赵魏韩三国,韩魏早已是秦国砧板上的鱼肉,唾手可得。
      唯有赵国,才是横亘在秦国东出之路上最大的阻拦。
      既然吕不韦不想将伐赵的功劳送给自己,那蒙骜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伐魏。
      虽然伐魏鸡肋了些,但总比待在家里老死要好些。
      蒙骜叹一口气,再瞪一眼吕不韦,他心中朝着嬴政一拜:“王上,就让老臣临死之前,再送您一份礼物吧。”
      吕不韦皱巴的眉头狠狠的蹙了蹙,他泠然道:“老夫说了……”
      “相父”,
      嬴政猛然站了起来,他快步走下高台,握紧吕不韦的双手:
      “相父,莫忘东出之志啊。”
      闻言,吕不韦的面皮狠狠的抽了抽。
      嬴政将秦孝公的祖训搬出来拿他,他若再拒绝,只怕……
      吕不韦扫一眼左侧那各个血勇彪悍,纷纷请战的秦国将领,无奈的叹一口气,摆摆手道:
      “伐魏之战,可行。”
      :。手机版网址:

第四十七章 伐魏之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