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运营(下)[2/2页]

我的剧组非人类 缘分0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亏,不用找你退货,大不了单次进货少些。
      因为不用铺货,他的进货价还要便宜些。
      此外他们进货前都会先做横向对比,确认有足够的差价就可以做——说白了他们进货不是看这货好不好卖,是看市场同类产品有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有没有横向对比后的足够降价空间,有没有让我无耻操作的空间!
      这么一来,供货商怎么能不给货?
      人家买的时候都不用告诉你我是哪儿的,随便用个名头就进货了。
      你掐的了我?
      所以供货商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同行愤怒问题到是比较严重,李闲云还是很重视声誉的,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很简单。
      再搞一家公司,把这个平**立出去,看起来完全和易胜传媒无关。
      是的,这正是吕锦的小心思。
      他和李闲云不同!
      他本质上还不是大老板,只是打工的。
      打工人的心态和大老板的最大差别就是:我在名誉上没有太多可以损失的,我也不需要考虑太长远的未来,我只需要顾及好现在,不管将来会有多少代价,至少现在先起来。
      你只有发展起来了,才能坐在那把金交椅上假惺惺的说:“我当年为了成功,做了许多不得以的选择,现在不会再这么做了。”
      没发展起来你连忏悔的资格都没有——没人听你说话啊!
      而如果能做成,那好处就多了。
      首先吕锦也不是这app的名义老大,他另外还推了别人在台前。其次这个app就算做起来,李闲云也绝不可能把它收过来。
      它从存在开始就是四处皆敌,名声极差,官司和敌视会是它一辈子的命运。
      李闲云这么大的老板不可能自己背负这个,但吕锦可以背负。
      所以事情最好的操作就是:这家平台伴随争议谩骂同行敌视与官司成长起来了,接着就是转卖,原来的名义负责人退出。
      李闲云以收购形式拿下,还能洗白。
      卖良心起家的老板们最爱做的事就是在企业名声臭了后卖掉。买下来的公司做转型,抛弃以前野蛮生长的路数,顺带还可以装个无辜——那是前任创始人的事,和我没关系,现在我买下来了,以后不这么干了。
      是,以后是不这么干了,但是公司也发展起来了,不需要了。
      可就算这样,为了避嫌,李闲云还是不太会把它正式纳入易胜旗帜下。于是原老大替换,吕锦作为幕后策划人走上前台,接管这个平台,同时李闲云安心做个大股东。
      事情就算搞定。
      而吕锦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得到股权和控制权——在已经拥有的股权基础上,这个平台他还单要二十个点!
      李闲云同意吗?
      他当然同意!
      app的成长之路从来不易,能成功就是一切。
      吕锦要是真能把这玩意儿做起来,尤其是这个app很明显不会得到吕心梦能力的加成,做起来那就真是靠他自己本事。
      这种情况下,别说他要二十个点了,四十个点都不过分。
      吕锦要的不高,主要还是因为这家平台光凭这个恶心路数要发展起来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上不了台面的恶心手段。
      这家平台注定会是一家臭名远扬的平台!
      这意味着它后面可能还有很多官司要打,可能还有赔款,搞不好还要关闭,要转移用户等等,后续也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这部分资金不在原计划里,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数不尽的麻烦,而要解决这一切就离不开易胜传媒的支持。
      他们的法务,他们的资源,他们的金钱,甚至也包括部分上层关系。
      没有大树,别想作妖!
      在这种情况下,吕锦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条举世皆敌的作妖之路!
      无弹窗

第六十一章 运营(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