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明常务副皇帝[2/2页]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大明第一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年纪轻轻的,就有种当皇帝的感觉了......
      玉玺,是皇权的体现。
      只要握有玉玺,甭管是不是皇帝,都可以行使皇权。
      最经典的莫过于清朝的慈禧太后,她最初的权力,便是来自两块皇帝印玺。
      清抄宗咸丰快嘎了的时候,任命了八位辅政大臣,辅佐幼主。
      (咸丰皇帝在位期间,被英法联军抄家,火烧圆明园,故称清抄宗。)
      咸丰为了防止辅政大臣擅权弄势,准备了两方印章来制衡。
      一方印章名为“赏御”,由皇后执掌。
      另一方印章名为“同道堂”,由皇太子执掌,也就是同治。
      但同治才六岁,那印章由慈禧代管。
      任何一道辅政大臣所拟的圣旨,必须加盖两枚印章才能生效。
      结果慈禧联合老情人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干掉了八大辅政大臣。
      慈安太后没有主见,死的早,两枚印玺被慈禧得到,从而彻底掌控满清决策权。
      ......
      朱允?子涤形蹇榛实塾耒簦?梦奈浒俟儆祷ぁ
      无疑是半个皇帝。
      可以说他这个皇太孙,是名副其实的大明帝国常务副皇帝!
      思绪收回,朱允?准绦?醋嗍琛
      帝王越是勤奋,手中权力越是牢固。
      相反,懒政大概率会被架空。
      自从朱允?自诰┦ν菩锌汲煞ǎ?鞑抗僭痹椒⒒??
      原本都察院的御史们只知道喷人。
      现在也绞尽脑汁,为国献策。
      朱允?姿媸址?匆槐咀嗾拢?闶嵌疾煸河?返某伦唷
      监察御史裴承祖的上奏:“平越、龙里、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
      意见很有建设性。
      几个地方都在贵州地区,大明目前对贵州的管理有待加强。
      朱允?淄?胺?朔??业揭坏览嗨谱嗍琛
      是户部知印张水清的上疏:“云南、四川诸处,边夷之地,民皆?????⒂胍允老?凉伲?谌?傥宄V?溃?氯徊恢??松柩?#?越唐渥拥堋!
      说的都是对西南地区的教化问题。
      这也正是朱允?捉酉吕聪胍?菩械摹
      如岭北大都护府那样,边疆地区想要进行长久的治理,必须进行教化。
      教育工作要跟上。
      朱元璋是位十分注重文化教育的帝王。
      明初的社会,在经历元末战火之后,能够获得幸存的,大都是一些奸诈狡猾之徒。
      那些老实善良的人,早已在历史的变动中,成为了枯骨。
      为了改正民风,教化百姓,并加强对王朝统治的巩固,朱元璋进行一场全民化教育普及。
      其中的教育机构,统称为39;39;申明亭39;39;,意为开导百姓,以尊教化。
      政令一出,明朝所管辖的村庄内,纷纷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申明亭。
      在这里,明朝皇帝所颁布的政令与旨意,都得到了良好的学习与传播。
      这是针对成年人的。
      教育从娃娃抓起,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他下令在全国各府、州、县皆立社学,让老百姓的孩子读得起书。
      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十五岁以下之幼童。
      教育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
      明朝的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
      同时,社学服务儒学,为科举选拔人才。
      如今大明的教育工作很成功,穷人家的孩子也能上学。
      但在西南边疆地区的教育,几乎没有。
      因为此前历朝历代,就没有在云、贵、川三地搞教育的。
      别说搞教育了,就是治理发展,也几乎不存在。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明常务副皇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