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类似,不同的是,人家朱标是嫡长子,而永寿王的大儿子是庶长子。
事情捅到朝廷,当时的礼部尚书是严嵩,判了庶长孙继承郡王爵位。
可永寿王府不让,加上有御史告严嵩收取贿赂,偏向永寿王长孙。
这事一耽搁就是八年。
邵氏认为自己既然是继妃,儿子老六自然是嫡子,并且援引潞州沈王府吴江王的袭封的例子作为证据。
也就是上面的例子。
可结果还是严嵩说的,长孙继承永寿王爵位。
当然,其中夹杂着激烈的党争。
以严嵩的势力,很容易拿捏小小郡王府。
在大明,皇室关于此类继承权的纠纷还有好几个。
说白了就是继妃的儿子是否是嫡子,没有个准确的说法。
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看谁的关系更硬?
现在这种事摊到朱允?咨砩希?肥的迅恪
毕竟他是当事人,话语权在老朱那里,自己又不能如何如何的讲大道理。
讲道理,你能讲过那群文官?
“爷爷,您的意思是?”朱允?资蕴叫缘匚省
朱元璋只是笑笑:“俺表面看起来是个说一不二的独裁者,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俺更喜欢听取大家的意见。”
真的么,你别骗我......朱允?拙蔡?挛摹
“这样吧,让在京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投票,由吏部统计。”
“?”
朱允?咨盗耍?馐鞘裁瓷Р僮鳎
这不明摆着向着朱允?桑
不对!
按照老朱老阴比的心思,能这么简单?
莫非是投票站队?
心中一突,朱允?子辛思平稀
再看老朱时,其脸上的莫测变得更加高深了。
“孙儿以为可以。”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心说这小子还算机灵。
能一目了然识别敌我,包括把暗中的对手挖出来。
这种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
平时想找都找不到。
不牵扯到自身最大利益,你让站队就站队?
事关选立皇太孙,谁还不去投票?
你不投?
等皇太孙选好了,小心秋后算账!
就你啊?不投我?
好好好!
这官职不适合你,孤给你挑个更适合的地方。
对,就是云南!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投票。
可对大多数官员来说,压上了身家未来,不得不重视。
自己投也就算了,还说服别人和自己投一样。
上一条船心安理得。
最重要的是,就怕自己没选对,好朋友选对了,那比杀了自己还难受!
一日,两个京官见面。
“钱兄,你投了谁?”
“还能是谁啊!”
“那到底是谁?”
“你觉得是谁?”
“你就明说吧!”
“不用说你也知道!”
“我真不知道......”
“哈哈哈,咱们果然投的一样!”
“去你娘的!”
多年好友,三言两语便缠斗在一起,打得不可开交。
第七十一章 文官的绝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