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8章:开门,查生态的[2/2页]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殆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的思想。
      要求朝廷以清丈土地、查明户籍,限制个人田数以抑制兼并。
      孝武皇帝也是敢做,但凡有隐田,想要偷税漏税的,就扔去边关。
      但没啥效果,还被黑了好些年。
      光武皇帝也干过这事,登基之后,就立即派遣官员,清丈全国的土地。
      结果地方官报上来的奏折里,竟然说“南阳地区的土地,是不能查的。”
      简直离谱。
      有前车之鉴,化成雨咳嗽几声,白着脸道:
      “清丈土地,非是一件小事,有些人未必愿意。”
      萧元常也是颔首,道:
      “距离人头滚滚,不过才几个月。”
      “世家大族,本就惊慌,这个时候,再对土地下手,只怕容易激化朝廷与世家豪族之间的矛盾。”
      “正是修生养息之时,若是如此,必然不利于治理。”
      满怀英皱了皱眉,道:
      “这修生养息的基本,难道不就是土地吗?”
      “眼见着要秋收,难道就任由那些隐田、隐户,透漏了税赋?”
      以他的能耐,自然看得出清丈土地,最大的阻碍是世家大族。
      凡是牵扯到世家大族,就会变得麻烦起来。
      但他仍旧不像化成雨、萧元常那么,瞻前顾后。
      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满怀英对清丈土地的态度,倒是没让刘恪意外。
      满胖胖为人刚直,又是从行伍之中杀出来的,并非世家大族出身。
      自然不会对世家大族,留几分情面。
      就是能长成这个体型,着实有点意外,难不成是虚胖?
      刘恪手指轻敲着桌案,语气深沉:
      “朕知道,这土地,是已经被世家大族,给吞入嘴里的东西。”
      “再想让他们掏出来,容易激化双方矛盾。”
      “可咱们是朝廷,朝廷,就得锱铢必较。”
      “穷苦农人们,勒紧了裤头,交上来一点税赋。”
      “才让朝廷能给官员发放俸禄,给将士们发放犒赏。”
      “怎么能有人置身事外,以隐田隐户,来偷漏税赋呢?”
      “这边少缴一些,那边少纳一下,整个朝廷的税赋就要亏空一片。”
      “何况这也不是什么蝇头小利。”
      “一亩土地的税赋,是个小数目,可是乘以一万两万呢?”
      “哪个世家大族,不是动辄几万亩的土地?!”
      几人一阵沉默。
      就算是交州那种世家大族势力不太明显的地方,一个豪族家里,都能抄出一两万的土地呢!
      萧元常清楚这一点,但清丈土地,着实不容易:
      “陛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廷知道清丈土地能收到大量税赋,那些世家大族,自然也知道肉疼。”
      “而且他们自视甚高。”
      世家大族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的身份,和地里的泥腿子不一样。
      凭什么让他们和小老百姓们,一样交税呢?
      刘恪望着三人,目光如炬:
      “秦孝公之后,秦已是四代乱政。”
      “财富土地空前流失,连年征战,库府消耗一空,河西尽失,函关异手,列国卑秦,不与会盟。”
      “秦孝公之后,四纲之下各有法令,举国同法,令行禁止,官吏无贪,庶民无私。”
      “秦国,大出天下,业武安邦。”
      “弱秦,如何变为强秦?”
      几人一愣。
      化成雨是单纯的愣着,没反应过来。
      萧元常与满怀英,却是立即明悟。
      提到秦孝公,就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
      商鞅。
      商鞅变法,疯狂打击贵族,极大损害了贵族的利益。
      同时,秦国一扫贵族顽疾,让偷税漏税成风,半死不活的秦国,活了过来。
      最终,秦始皇才能奋六世之余烈,打败了依旧受到贵族政治牵扯的其余六国,最终统一了天下。
      “朕认为”
      刘恪还要开嘴炮。
      却被满怀英打断。
      满胖胖脸上和何坤一样,两颊都有赘肉。
      但这赘肉,竟是显得格外坚毅。
      “陛下无须多言。”
      “天下之道,不在空谈。”
      “满怀英请命,替朝廷清丈大汉土地!”
      见满怀英此举,刘恪立即起身,深深一拜: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
      “此事非满卿不可!”
      其实满怀英就是他最属意的人选。
      本来贾无忌没死,这事儿是他的活儿。
      刘恪还准备让满怀英跟着贾无忌,学上一阵子,再予以重用。
      可惜老头死了。
      只能先让满怀英顶上,赶鸭子上架。
      满怀英听完皇帝之言,深深回了一礼:
      “陛下言重了,为人臣子,为君分忧,乃是本分,臣虽死未悔!”
      干是敢干,但满怀英知道,这么做,下场多半不好。
      先不说被事后清算,五马分尸的商鞅吧,就上一个大肆得罪世家大族,临死还拉了一票世家大族下水的贾无忌,结局就挺惨。
      八十岁的老头儿,活活凌迟!
      不过满怀英不太在乎。
      商鞅就商鞅,贾无忌就贾无忌。
      在高州诈降的时候,他就已经死过一次了。
      而且,他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化成雨摸不着头脑,但看着,这是件大事,他这种无脑死忠,自然也是行礼,连连拜道:
      “臣愿殒身于国事!”
      萧元常不是个激进的人,觉得一切,都可以再缓缓。
      比如等到登基,天下大定,朝廷没有外敌之后,再慢慢清算。
      但气氛已经到这儿了,他便也拱手道:
      “臣,虽死无悔。”
      见一个两个都甘心赴死,刘恪笑道:
      “朕非秦孝公,诸卿亦非商鞅。”
      “朕岂会是那种,让臣子死在面前的君王?”
      “很多事情,看似凶险,但其内自有洞天。”
      “循脉络而行,一步一变,便可周全而制。”
      “朕已让何坤与甘文禁、傅玄策,议论出海之事。”
      “允许世家大族出海贸易,水师可作为护卫。”
      “这”
      三人具是一惊。
      化成雨还是摸不着头脑。
      满怀英与萧元常,则是明白过来,这是皇帝在让利。
      清丈土地,收取税赋,固然会让世家大族大出血。
      但皇帝也给出了弥补的方式。
      就比如这海贸。
      海贸能挣多少,他们不清楚。
      但有鲲烛这种硬通货在,肯定亏不了。
      世家大族在海贸上挣了钱,对清丈土地的抵触,多少也会轻一些。
      这就是刘恪的想法。
      本质上,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他在强迫世家大族转型。
      从兼并土地,变成跨海贸易。
      愿意接受清丈,老老实实交税的,那就是大汉的好子民,让你出海经商。
      如果不愿意的嘛.
      “朕欲恢复,孝武皇帝时的绣衣使制度。”
      “化成雨,朕令你为绣衣指挥使,位同三品,监察天下。”
      化成雨还沉浸在升官的喜悦之中。
      满怀英与萧元常,则是暗自心惊。
      皇帝的魄力,不可谓不大。
      位同三品的绣衣指挥使,哪怕不像孝武皇帝之时的巅峰,其手下兵马,也必然不少。
      这等于是给了他们刀。
      一手海贸转移利益,一手绣衣使噶人头。
      满怀英与萧元常的办法,就多了。
      萧元常立即谏策道:
      “陛下,清丈土地,尚需从易到难。”
      “先从军中调集足够人手,充足绣衣使编制。”
      “再以郡县为基础,令绣衣使分别行动。”
      “先动世家大族力量最薄弱的琼州城附近县城。”
      “然后是北浦郡,再落到南浦、振浦二郡,而后再往交州,最后则是高州。”
      “可以有所侧重,着重针对豪强、商贾,加大清丈力度,至于世家大族,则手腕相对温和一些。”
      对于萧元常的建议,刘恪很是同意。
      一次弄成,很难。
      讲究一个循序渐进。
      而且针对世家、豪族的区分对待,也能很好的令其自己内讧。
      刘恪颔首,而后拿出一方小册:
      “不过清丈土地一词,日后就不要再提了。”
      “啊?”
      众人都是一愣。
      为了清丈土地,他们研究半天。
      甚至有了死志。
      结果突然就不提了?
      “生态调查。”
      刘恪道出一个对于众人,极为陌生的名词。
      而后他打开小册子,解释道:
      “这是朕在置壁港沿海,做的一些生态调查。”
      “正是因此,朕才查清楚了,座头鲲、虎鲲的分布。”
      “才得以成功捕获座头鲲,博取巨利。”
      “只是调查一处海域,便能获利颇丰,再查一查陆地呢?”
      “兴许,便能捕着什么麒麟、龙凤,这可是祥瑞吉兆啊!”
      几人仍旧不解。
      不过看着小册子,渐渐明白了。
      生态调查的手册之中,不仅仅有着海域的生态环境,其中动植物现况。
      还有确切的土地、水文情况。
      甚至还给丈量的每一块土地,进行了编号。
      每一块土地的形状、高低、土质,乃至所有者,都记载的一清二楚。
      调查动物的栖息环境、族群分布、族群数量的时候,顺便查了查了土地情况,这也很正常吧?
      至于对土地所有者的记录,更是合乎情理。
      废话,万一你私藏祥瑞怎么办?
      是不是想造反?
      众人对视一眼。
      皇帝已经把能准备的,都替他们准备好了。
      不仅有海贸转移利益,还有绣衣使为刀,更是有着生态调查,对外打掩护,正名义。
      如此,几人便商议起,生态调查的具体操作方法。
      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几乎就在绣衣使组建完毕的当日,生态调查就开始了。
      萧元常坐镇中央,满怀英、化成雨,各自带队,入驻琼州城附近的县城。
      不过,很快,他们就遇到了麻烦。
      (本章完)

第178章:开门,查生态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