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9章:脑后反骨[2/2页]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殆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呃,现在可能胖了点,特征是老喜欢把别人家当自己家,还特别能吃。”
      士高摇头。
      这.
      没有赵宁护送,傅玄策也能迷路?
      忽的,城头一阵鼓声大作,喊杀之声四起。
      一旁站着看天的马括,第一时间想拔腿就跑。
      这不明显是中计了吗!
      士高肯定是来诱骗汉军的!
      “怎么回事?”
      刘恪看向士高,这内应该不会反水,把傅玄策给宰了,然后设下了如此计谋吧?
      “不、不知.”
      士高也是紧张万分,手足无措。
      “随朕去看一看。”
      刘恪将士高往驴车上一按,就往林外走去。
      与汉军将士们汇合,只见一员将领,从城头上,抛了个圆不溜秋的物件。
      “这是什么?”
      刘恪把驴车往前开了几步,瞅着一个头颅。
      也不是傅玄策的啊!
      身边惊魂未定的士高,却是立即惊呼道:
      “是合浦郡城的守将!”
      “嗯?”
      合浦郡城里,当然是守将最大,而且还是乞颜部的亲信。
      乞颜宗元与乞颜金瀚离开之后,应当就是他统率城中守军。
      为何会丢了脑袋?
      刘恪下意识往城头望了眼。
      只见城头上一片震耳欲聋的喊杀之声。
      突如其来的杀戮之下,城头上的东胡守军纷纷阵亡,很快,便有一将占领了城头。
      而后城头上出现了傅玄策的身影。
      他直接改换了旗帜,冲着城下大声道:
      “陛下可速速入城!”
      而那员突然暴起的将领,以及其亲信,也纷纷喊道:
      “恭迎王师进城!!”
      刘恪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既然傅玄策在,就没问题,于是乎领着大军,进了城。
      第一时间,占据各处要地之后,便登上城头。
      城头上尸横遍野,惨状令人发指,只要长着东胡人模样的,一个幸存者都没有。
      刘恪见着又胖了一些的傅玄策,不解道:
      “傅爱卿,这是怎么一回事?”
      傅玄策一脸笑容,引荐着身边的一员将领,道:
      “这位是侯君延将军。”
      “臣正是得了侯将军相助,才得以破城。”
      只见那员身躯挺拔,面如重枣的将领,拱手道:
      “末将侯君延,于五年前被强征入行伍。”
      “这些年浑浑噩噩过下来,才发觉东胡人之恶。”
      “但东胡人势大,末将不敢违逆,只得在暗中积蓄力量,寻找机会相助大汉。”
      刘恪不知道侯君延话里几分真假,但其献城有功是真,便也打着太极:
      “将军高义,朝廷正需要将军这样的忠臣良将!”
      侯君延未有再行礼,而是昂着脖子,似是有些居功,道:
      “末将久在高州,却也听过陛下的英武事迹,心慕不已。”
      “如今大汉兴复再望,还请陛下接纳!”
      刘恪倒是不怎么在意,有功劳有傲气,也是应该,只是回应道:
      “朕才是要感谢将军的义举!”
      刘恪与侯君延客套一二,许诺了不少赏赐,这才找着傅玄策。
      这家伙胆子是真的大。
      正儿八经的内应,不用,找了个不知根不知底的。
      虽然从侯君延的亲信数量来看,势力权柄比士高要大,但这也太冒险了吧!
      吃得多,按理来讲,是肠胃大,胆儿也这么肥?
      傅玄策却只是悄声道:
      “陛下,此人脑后有反骨,不可重用。”
      反骨?
      刘恪把侯君延的能力面板调了出来。
      【姓名:侯君延(邦士)】
      【年龄:27】
      【统率:90;武力:95;智略:78;理政:44】
      【特性:反骨、狂傲、奇谋、好战】
      还真是有反骨。
      狂傲,暂时还不明显,似乎也有一点。
      能力是真不错,也算是一个能和狄邯对标的大将了。
      就是忠心方面,应该不像狄邯那样,一个半脸面具就能拉满。
      不过刘恪也不在意,脑后有反骨,难道他就不敢用了吗?
      此时侯君延擦去身上血迹,前来谏言道:
      “陛下,虽然末将如今已经将城中东胡人斩杀一空,但乞颜宗元与乞颜金瀚所部,仍有五万大军。”
      “若是等到他们回师围城,我军兵马不多,也不好守。”
      “末将已备好火油、滚石檑木,请陛下先行布防,另外再与军中主力相告,速速汇合,才好与东胡大军抗衡。”
      侯君延的手,轻轻抚摸着胸甲。
      示意着他已经做好准备,眼神中透着自信和果断。
      刘恪颔首,提前做好了准备,确实有大将之姿。
      就是白准备了。
      “乞颜宗元已死,东胡大军已然覆灭在山林之中,只怕连那乞颜金瀚,也自身难保。”
      “这”
      侯君延听闻此话,眉头微微皱起,似乎难以置信。
      “陛下,您说东胡五万大军,已经覆灭了?“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难以掩饰内心震撼。
      一时之间,思绪都有些混乱,心中涌起各种疑问。
      汉军才三千人啊!
      仅仅只是乞颜宗元所部,就已经有五千人。
      哪怕乞颜宗元轻敌冒进,中了埋伏,后面还有乞颜金瀚的五万大军接应。
      三千人打五万人,那五万人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被消灭了呢?
      侯君延甚至都觉得,自己可能出现了幻听。
      或者说,还有更多的汉军在此,只是皇帝没有告诉他。
      刘恪见此,只是摇了摇头,对傅玄策道:
      “傅爱卿,你再替朕走一趟,就说合浦郡已经拿下,东胡大军全军覆没。”
      “让岳少保和狄邯兵分两路,将高州余下郡县,全都拿下。”
      “是。”
      傅玄策倒是不疑有他,以少胜多,这事儿皇帝难道还干的少了吗?
      “朕就去歇息了,诸卿自便。”
      刘恪打了个哈欠,又是哭又是驴叫的,持续了大半夜,他真累了。
      望着皇帝渐渐离开城墙,侯君延的脸上,流露出矛盾的表情。
      他既渴望相信皇帝的话,同时又怀着深深的怀疑。
      不断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试图理清思绪。
      最后还是选择用事实说话,在城头上守了一夜。
      还真给他抓着几个幸运逃离山林的东胡士卒。
      只是那些士卒已经神经错乱,本以为回到合浦郡城,能逃出生天,却发现城池已经被汉军占领,更是毫无神智。
      第二天刘恪都醒了,往城头上看了眼,就看到一夜未睡,黑眼圈明显的侯君延。
      侯君延拱手深深一礼,比之昨夜更加恭敬:
      “还请陛下明示,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会有这样的奇迹?”
      也不知是震惊不已,还是一夜未睡累得慌,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显得格外迷茫。
      刘恪只是笑了笑:
      “朕乃大汉天子。”
      随后摆了摆手:
      “侯将军下去休息吧,朕来守一阵。”
      望着神经兮兮的侯君延,刘恪觉得时机正好。
      对这种狂傲有反骨,但是又不缺智谋的人,就得这么整。
      显得自己比他更强,更神秘,先给他镇住了。
      ——
      金陵。
      普六茹阿摩带着残兵败将,勉强逃回了江东。
      普六茹部的这次出征,可谓是众望所归,而后大失所望。
      都说乞颜部把家底赔了个干净,还折损了大可汗。
      他们损失也不轻。
      不过那都是对于普六茹部,整个部族而言。
      就普六茹阿摩本身来说,他恨不得开几坛百年老酒庆祝一下。
      本来地位不稳固,差点被废的自己,却一跃成了新的汗王。
      还趁着大营失火,在乱局之中,把兄长普六茹阿伐也做掉了,解决了后患。
      现在虽然普六茹部本身势力衰退,但普六茹阿摩却是势力大涨。
      而且普六茹阿摩更是乐得见到,大可汗死后的八部内乱。
      内乱了,他也不怎么怕,毕竟江东有长江天险,固守就行。
      内乱的越狠,他就有越多的时间,来恢复实力。
      “汗王,当真不趁虚攻打琼州吗?”
      沈光侍立在普六茹阿摩身边,很是不甘心。
      明明已经得知琼州大乱,汉军一时之间无法抽身的消息,汗王竟然还是选择退走不战。
      明明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啊!
      琼州世家在前面,乞颜部的残兵败将在后面,汉军根本顾不上普六茹部的兵马。
      沈光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只要进入琼州,那些反叛的世家大族,必然以礼来降。
      到时候汉军前后受阻,粮秣又不太够吃,只能西走交趾。
      而普六茹部得了琼州,甚至还有占据高州的机会。
      不仅能消除接连兵败的负面影响,还能扩大地盘,从而让新汗王稳住地位。
      其他部族,必然也会纷纷示好,大业可期。
      “不妥,你不了解我父。”
      普六茹阿摩陶醉似的,摸着汗王的冠冕。
      一会儿戴在脑袋上,一会儿又拿下欣赏,如此反复。
      “.”
      沈光哑然。
      自登位成为新汗王之后,普六茹阿摩嘴里的“我父”,通常指的是大汉天子。
      而不是普六茹先。
      之前杀了普六茹先,谋权篡位的时候,他们还商量着之后怎么带兵去搞汉军,怎么先弑生父再弑义父。
      怎么地位更高兵马更多,还变得更怂了呢?
      “报!”
      忽然有一探马而至,奉上情报。
      沈光粗略一看,便是大惊。
      普六茹阿摩倒是很是平静,道:
      “怎么,我父可是平定了琼州之乱?”
      沈光摇着头:
      “不是。”
      普六茹阿摩都没有多想,很自然的说道:
      “那就是乞颜部的残兵败将,被杀了个干净。”
      沈光嘴角抽了抽,道:
      “汗王神机妙算。”
      “刘汉帝吸引乞颜金瀚、乞颜宗元出城,将乞颜部剩下的五万大军,全歼于山林之中。”
      也不怪沈光惊叹,甚至只怕连大汉文武,也想不到皇帝能迅速消灭乞颜部剩余的五万兵马。
      就这消息,任谁听了,都得胆寒。
      沈光更是不得不佩服起普六茹阿摩的谨慎。
      如果真的率军入琼州,如今可真是祸事了。
      他原本还有些自负的心态,瞬间逆转,只剩下敬畏。
      “汉帝也是你能称的?”
      “本汗是可汗,那我父便是天可汗,明白了吗?”
      “是”
      沈光也是发自内心的点头称是。
      别说普六茹部的可汗了,就算是正儿八经的东胡大可汗,不也是被汉帝追着射,给弄死了么?
      称一句天可汗,也没什么。
      甚至沈光现在,竟然还因为自己出身汉人,而觉得有几分自豪。
      呼——
      普六茹阿摩虽说已是想到,但听到确切的消息传来了,心中还是惊叹不已。
      在这一刻,他无比感叹着自己的明智,庆幸没有轻率地与大汉为敌。
      果然,有的父亲能杀,而在有的父亲面前,就只能当儿子。
      普六茹阿摩又默默感慨了一阵子,为自己的明确决定,暗暗庆幸了一番。
      不过他也不是没考虑过,东胡和大汉,属于水火不容。
      纵然他认了大汉天子为义父,也未必能保得一生太平。
      现在大汉实力还有不足,可能不会急着攻江东,但总有一天会为敌。
      普六茹阿摩不觉得自己挡得住。
      不过他也不在乎。
      就算汉军真有一天来打江东,他躲在金陵当鸵鸟就是。
      反正能享受一天是一天。
      想到此处,普六茹阿摩吩咐道:
      “你替本汗下去准备一番。”
      “我父既然已经收拾了乞颜宗元与乞颜金瀚,现在估计已经在回师琼州的路上了。”
      “琼州叛乱,覆手可平。”
      “你令人准备些商船,都送到琼州,就算是作为庆贺我父大胜归来的礼物。”
      “这”
      沈光还有些犹豫:
      “现在琼州还未平定,若是我们送了商船去,送到了世家手上,万一被认为是勾结琼州世家,与天可汗为敌怎么办?”
      “快点去!”
      普六茹阿摩一脸不耐烦的模样,大喝道:
      “再磨磨蹭蹭的,本汗就派你领军去攻打大汉!”
      “是是是!”
      沈光忙不迭的应着,他遭了什么孽要面对如此酷刑啊?
      他就算自负勇武,也不觉得自己的脑袋,经得起棋盘一敲。
      也好,估摸着将商船开到琼州的时候,琼州之乱,就已经平定了吧?
      (本章完)

第169章:脑后反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