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8章:羽之神勇,千古有二[2/2页]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殆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然知道其中的意思,将捷报作为贺礼,完全符合岳少谦的性子。
      不过刘恪还是顺着岳少谦的话,说了下去:
      “那岳少保你又可知,朕将朝中文武、世家大族送来的贺礼,都以两倍之数,奉还了回去?”
      “这”
      岳少谦惊疑一声,他完全不关注这种事情,根本不知道:
      “恕臣不知。”
      刘恪哈哈笑道:
      “那今日,你便知道了。”
      他扯着叫门天子级别的大嗓门,对着三军将士道:
      “岳少保以一封捷报贺朕,朕将以两封捷报还之!”
      “其一,乃交州大捷,灭交趾国改为交州!”
      其二就是这一仗了吧?
      将士们无不是心中感动,当今天子,已经做到了为人君的极致!
      刘恪四下一望,顿了顿,声音又大了些:
      “其二,乃高州大捷,灭东胡大可汗于高州!”
      众将士愣了愣。
      如今只是小胜一场,东胡兵马依然有着十余万,谢桥的桥头堡还和逐溪县下的土墙连成一片,东胡人仍旧占据优势。
      他们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这封捷报,还在准备之中。
      但一定会有!
      因为这是对将士们的回礼!
      一个饼直接吃得饱饱的。
      “陛下威武!!”
      众将士情不自禁的呼喝起来。
      刘恪伸手回应:
      “汉军威武!”
      “陛下威武!”
      “汉军威武!”
      声浪此起彼伏。
      连回营整军的乞颜思烈,都被惊动了。
      “这刘雉儿.”
      亲自在营中整顿三军将士的乞颜思烈,感慨万千。
      听了汉军传来的呼喝声,一应乞颜部将领,也是眉头紧皱。
      乞颜宗元率先道:
      “汗王,汉军士气高涨,只怕不好对付。”
      难免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这也是东胡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哼。”
      乞颜真将长枪往地上一插,他也有些被打得怕了,刘雉儿太猛了,基本算是将他手中的铁浮屠,给废了。
      乞颜买更是默不作声。
      呵,不只是乞颜大显败了,你们都败了,我败走的理所应当。
      乞颜思烈看了众将一眼,将领都是如此,下头的寻常士卒是何想法,显而易见。
      他也不恼怒,淡淡道了声:
      “那刘雉儿固然骁勇无比。”
      “不过其每战必亲临阵前,冲锋杀敌,长此以往,难免为流矢所伤,必有闪失。”
      这么冲锋在前,是个人都要叹一句高祖之风。
      可刘邦冲锋在前的时候,就没出过乱子吗?
      当然出过。
      刘邦当年在阵前,狂喷项羽,那时候项羽二十来岁,哪忍得了键盘侠网暴,直接给了刘邦一箭。
      刘邦胸口中箭,疼得龇牙咧嘴,还得装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说你只是射中我脚指头了。
      尽管差点噶了,但刘邦还不吸取教训,打匈奴的时候,率部先登。
      然后就有了白登之围,给匈奴人围山上了,内外联络中断,无法相救,差点挂了。
      众将想到此处,顿时了然。
      大汉的高皇帝是何等人物!
      照样中箭,照样被围。
      你一个小辈,迟早也得深受其害。
      而且东胡人都知道大可汗是个什么情况。
      这身病痛,就是早年征战,逢战先登所留下的暗疾。
      就连勇猛如大可汗,当年亲征时,也没少受伤!
      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才能生还的人物!
      乞颜买登时就来了血性,毕竟是乞颜大显的偏将,脾性多少也受到了影响。
      “我军再与汉军一战,末将必然射那刘雉儿鸡头!”
      乞颜思烈缓缓点头,加以鼓励。
      骑兵受钩镰枪限制,但东胡人精于骑射。
      除了骑之外,还有射。
      今天是因为攻城,消耗了大量箭矢,储备的剩余箭矢不太够,没能发挥出箭术优势。
      不然只是箭雨,就能让汉军好好喝上一壶。
      “这岳少谦当真有些能耐。”
      乞颜宗元感叹了一声。
      岳少谦将出阵时机拿捏的太恰当了,正好趁着东胡人攻城一天,箭矢消耗,且经历日晒人人疲惫之时来攻。
      而且那刘雉儿也是,无法和岳少谦通信,两军竟然还能当机立断做出救援决定,做出这种合击。
      这一场小败,倒也不冤。
      乞颜思烈继续整军,望着南渡江之水,忽而计上心来。
      “乞颜买。”
      “末将在。”
      乞颜思烈道:
      “汉军想要胜过我军,并非易事。”
      “且逐溪县城之围并非全解,只要我军依然驻军在此,就依然有忧患。”
      乞颜买不解道:
      “汉军只需固守,进而拖延时间,阻止我军攻城即可,为何.”
      他知道大可汗病体沉重,都吐血了,还能撑多久?
      汉军理应会固守拖时间才是,急切想要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反而是他们才对。
      乞颜宗元见此情景,心中若有所悟,道:
      “徐闻县被我军攻占,汉军又引大军来此,若是不早日寻得破敌之法,必然断粮!”
      “可康海郡城”
      乞颜买刚开口,就止了声。
      康海郡城固然是图屯粮之所,凑合凑合,也能供应大军。
      但乞颜金瀚还在康海郡城之下,汉军主力又在逐溪,补给路线过长,未必能顺利将粮草运输到位。
      这就是汉军的弱点,虽然小胜一场,但因为丢了徐闻县,便有了粮秣隐患。
      乞颜思烈道:
      “汉军定然心中急切。”
      “今日一战,本汗观汉军阵中,那些从南越征募士卒,颇为灵活,且善于山地作战。”
      “想来汉军必会借着这支灵活的兵马,从各地游斗,骚扰、消耗我军。”
      “既然我军的骑兵,被钩镰枪所限制,正好遣人在南渡江上修建堤坝,令部分江水改道。”
      “从而在康海郡北部,制造出泛滥区,正好起到延缓汉军机动能力的效果。”
      “是!”
      乞颜买立即领命。
      众将更是感叹连连。
      不愧是大可汗,即使小败一场,依然在战阵中,看穿了汉军的下一步动作,并且还作出了应对。
      延缓汉军机动,那么汉军就有断粮的危机,且只能和东胡大军正面作战。
      而他们兵多将广,正面作战,根本不用怕汉军。
      再等到普六茹部发兵,汉军只会更加艰难,要不了多久,就只能仓皇败走!
      ——
      汉军打扫完战场,依照岳少谦的谋划,在距离东胡大营百步之外,安营扎寨。
      这是战争史上未出现的扎营方式,两军相隔不到百步,甚至各自营中的望塔,都能一眼探见敌营动向。
      但岳少谦自有一番思虑。
      距离近了,不仅是东胡人能依托土墙防御,汉军也能依托土墙防御。
      毕竟这墙,是两面的。
      而且说实在话,现在正面作战,吃亏的是汉军。
      刘恪正在大帐中与众将议事。
      “兵法有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军大胜一场,又有岳少保以钩镰枪限制东胡骑军,且士气高涨,军心可用。”
      “理当趁此胜势,夜袭扰乱东胡大营,再逼迫其与我军决战。”
      “将东胡人困在大营,便可尽数诛灭,如此此战可定。”
      李景绩振振有词的念叨着他那一套战法。
      乍一听倒是没什么毛病,乘胜追击嘛!
      可众将听罢,都是一脸严肃的道:
      “陛下,我等不如商讨一番,这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之法,应当如何施为。”
      李景绩吸了吸鼻子,那牛鼻子显得孤零零的。
      岳少谦见此,对着李景绩笑了笑,而后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李将军说的也有些道理。”
      “我军确实士气高涨,军心可用。”
      “倒也并非不可一战而定高州。”
      “但在此之前,还需以游击之法,不断骚扰、削弱东胡大军。”
      “从而找到一锤定音,大破东胡人的机会。”
      众人都没提拖延的办法,毕竟拖不下去。
      丢了徐闻县,又离了康海郡城,大军在逐溪县城之下,粮秣确实短缺,随时都有可能出问题。
      而且对付东胡,汉军已经算是三战三胜。
      甚至方才那一战,就是在大可汗面前,赢下来的。
      东胡大军相较于汉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难对付了。
      李景绩心中一时感动,岳少保真好啊!
      “报!陛下!东胡人似乎率军在江上修建堤坝!”
      就在此时,有传令兵来报。
      “堤坝?”
      众将对视一眼。
      李景绩迫不及待的表现着:
      “东胡人此举,必然是想人为制造江水泛滥,从而让我军无法进行游击!”
      不是自己用兵,而是猜测敌军目的,李景绩说的倒是没问题。
      岳少谦也是认可道:
      “不错,东胡骑兵在钩镰枪士卒的限制之中,发挥不理想,而且”
      狄邯接过话道:
      “江水浅了,也更方便大军过江,若是普六茹部发兵,便能迅速赶至。”
      “我军的水师,纵然能夺回港口,大船也难以在江上行驶,甚至都到不了谢桥。”
      刘恪颔首,没想到小败一场,东胡大可汗就及时作出了应对。
      这老狗不愧是征战天下的猛男。
      岳少谦提议道:
      “我军可将计就计,借着江水泛滥,运输粮草。”
      “同时有江水泛滥,土壤湿润,更好挖掘,我军可再借此挖地道。”
      他是很看好地道战的,他之前率兵驰援逐溪县之前,收到的最后一封战报,就是长山之战。
      皇帝着实将穴攻发挥到了极致,不仅仅是运用到了攻城、守城之中,甚至连野战都能运用自如。
      堪称创造了一条新的道路。
      就算高州的地理不如交州,没那么好挖地道。
      仓促之下,挖掘的地道,最多也就只是能藏人、藏物而已,做不到长山之战时的攻防一体。
      但也足够发展到“战略层面”。
      只要贴近敌人,甚至和敌人混在一起,就能让东胡人无法发挥出兵力优势。
      甚至还可以让东胡人防不胜防,每天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巴尼汉见着有自己的发挥空间了,立即请命道:
      “末将愿率部运粮,纵然是绕过徐闻县,穿梭于山地间,也轻而易举!”
      挖地道的活儿,南越将士自然也能干,而且干的比谁都起劲。
      毕竟他们之中有不少人,都是败在了长山地道之下。
      现在有用地道坑一把东胡人的机会,看着东胡比自己更为狼狈,怎能放过?!
      刘恪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他要展开游击,是因为粮秣不太充足,只能这么打。
      可要是能借着江水泛滥,来运输粮秣,粮秣就足了,也不用盯着游击。
      只要屯兵固守,把大可汗拖死,东胡人不战自退。
      而且在拖延的过程中,说不定傅玄策就把普六茹阿摩给引爆了。
      更能趁势收复高州。
      再加上已经运用纯熟的地道战,更添一分把握。
      “不错,就依岳少保之计。”
      岳少谦心里有数,只是依计行事还不妥,得多加一层筹码:
      “陛下,既然已有定计,不如再派遣一将,作出我军要发兵强行毁堤的样子。”
      “从而让东胡人觉得形势急迫,日夜修筑堤坝,加大消耗粮秣,使得东胡士卒更为疲惫。”
      “不错,依岳少保之见,该以何人为将?”
      刘恪点头,既然是做做样子,就不能赢。
      派谁为将,呼之欲出。
      众将齐声:
      “非李将军莫属。”
      李景绩:“.”
      这时候就想起我了呗?
      刚才还觉着岳少保挺好的,没想到没想到.
      岳少保向李景绩投以一个和善的笑容,道:
      “岳某的副将马括,与李将军有几分相似之处,待到你二人相识,必然能引以为知己。”
      嘶.
      包括刘恪在内的众将,都是听得一愣。
      就李景绩这样的玩意,还有第二个啊?
      “那就.”
      刘恪出言,正要定下佯攻人选。
      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岳少保,现下可是需要麻痹东胡人,从而找到一个一锤定音的机会?”
      岳少谦点头:
      “若是固守拖延,自然不必,可若是陛下想要出兵破敌,必须要让东胡人疏于防备,如此我军才有可乘之机。”
      刘恪看了眼天命栏。
      【装死:你装死很逼真,吐血量较大】
      【死亡诅咒:当你从死里复活,世界会颤抖;谁打开你的坟墓,谁就会释放出恐怖的入侵者】
      这一套连招,不用怪可惜的。
      而且没什么比他来一手诈死,更能麻痹东胡人。
      毕竟棋杀铁浮屠,就已经震撼了无数东胡人,他要是传出死讯,东胡人肯定喜出望外,甚至会重新用上铁浮屠。
      “有一定操作空间。”
      刘恪考虑了一番,之前他不用诈死之计,是因为他要是诈死,没人能统军。
      狄邯有了些威望,能调度大军,但缺乏锻炼,比之顶级名将,终究是差了些。
      如果被大可汗带着东胡大军冲阵,搞不好触发遇强则弱,直接溃败了。
      现在有岳少谦在军中,则不然。
      想明白利害,刘恪心中顿时有了计策。
      “以狄邯为主,李景绩为副,你二人率军两万,与朕一同佯攻堤坝。”
      “是!”
      众将没猜出皇帝的想法。
      但想着多半是皇帝亲自上阵,更能表现汉军的急迫,让东胡人相信汉军特别想摧毁堤坝。
      而且皇帝本人就是天底下的顶级战力,有皇帝在阵中,佯攻后撤军,也更为稳妥。
      岳少谦觉着有些不妥,如果是皇帝亲征,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太过刻意。
      保不齐那行伍经验丰富的东胡大可汗,就会看出破绽。
      不过他看到皇帝脸上的笑容,便知道另有算计。
      也没有多言。
      (本章完)

第158章:羽之神勇,千古有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