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生子当如刘雉儿[1/2页]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殆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驻、驻守琼州三郡?”
      陈伏甲心中震惊不已,眼睛瞪的老大,修剪整齐的指甲,因为太用力而磕在了瓷杯杯身,几乎要翻开。
      “老师?”
      陈伏甲不由得唤了一声,但见着杨仲并不似玩笑神态。
      他猛然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瓷杯从手中掉落,陶瓷破碎的声音,格外刺耳。
      汉室列位先帝,真就倒欠昭武两斗气运呗?
      杨仲弯下身,小心翼翼的将陈伏甲打碎的瓷杯碎片拾起,而自己打碎的那个,却未动半分。
      碎片划破了手指,也浑然不觉:
      “伏甲,可还记得陛下在临行前的朝会上,所言的天下?”
      “天下?”
      陈伏甲一怔,试探问道:“四姓家奴之言?”
      杨仲没有回答,而是深深看了他一眼。
      陈伏甲这才皱眉道:
      “天下姓刘?”
      杨仲缓缓点头:“天下若不姓刘,能姓什么呢?”
      “东胡!”
      陈伏甲脱口而出,而他看见的,却是杨仲那张不苟言笑的老脸。
      “东胡,姓什么?”
      “乞颜?”
      陈伏甲刚开口,就意识到不对劲。
      当今东胡大可汗出身乞颜部,却并不代表,整个东胡都姓乞颜。
      往前推几代,由乞颜部首领担当大可汗,也仅仅传承了三代。
      东胡依然是由八部共治。
      东胡既然权分八部,难道天下,也要冠以八个姓氏吗?
      放在几年前,可能还真是这样,但现在,局势不同以往。
      也许从左贤王乞颜构死后,这一切就注定了。
      等到东胡南军连战连败,甚至丢了琼州,退守高州的时候,天下,就已经不再是那个任由蛮夷蹂躏冠姓的天下了。
      杨仲沉声道:“大汉天子姓刘,天下亦姓刘。”
      陈伏甲默认了。
      不得不承认,收复琼州之后,刘氏天下确实占了那么几分气运。
      本来以为皇帝在朝会上发癫,是耍耍小孩脾性一吐心中不快,好让世家重臣们把手收一收,以便安插心腹。
      没想到只是以发癫的形式,道出了一个事实。
      “那老师是想......”
      杨仲摇了摇头,轻声叹息:“老夫没什么想法。”
      “老夫只是对东胡了解的更多一些,除了乞颜部之外,八部之中位高权重者,便是普六茹部。”
      “乞颜构身死,南军又遭逢大败,丢了琼州,病种且年迈的大可汗,并不一定能节制普六茹部,如此便会稍微放权,以便缓和内部矛盾。”
      “除却这些因素,普六茹部经营南方,多造舰船,而高州与琼州之间,仅有部分陆地相连。”
      “东胡人想要继续维持对大汉的威慑,保留日后继续进取的可能,大可汗必然会令普六茹部调动舰船,封锁琼州附近海域,以限制大汉海贸,同时阻止大汉向南、向西扩土。”
      “普六茹部定会借此上位,而余下六部,哪个又会甘心?”
      陈伏甲做思索状,道:
      “这么看来,大汉如果以琼州据守,力抗东胡,少说也还能再苟且三年。”
      杨仲伸手比出五指:
      “少则五年。”
      “攘外必先安内,以东胡目前的情况,大可汗会与大汉求和。”
      “那......”
      陈伏甲试探着问道:“那咱们要答应吗?”
      杨仲笑了两声:“不是咱们答不答应,答不答应,得看陛下的意思。”
      陈伏甲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之前的情况,是要么当狼要么当狗,基本没有求和的机会,皇帝才能领兵出战。
      如果东胡一方主动求和,甚至在妥协中让出部分利益,即便皇帝不答应,朝中大臣多半也有心思。
      说不准军心也会思动,毕竟只要言和,那些上了年纪的士卒,就有了归乡的可能。
      而且在陈伏甲看来,根本不用即便。
      这种情况下,但凡皇帝有点脑子,都会答应。
      不答应,难道真要用一州之地反攻天下?
      反倒是答应了,便可以修生养息,甚至与东胡约好,大汉出海,往南走走出一片天地。
      以皇帝表现出的能力,未尝不能在海外做出一番成就。
      “伏甲。”
      杨仲的声音将陈伏甲从思绪中拉回:
      “请老师指教。”
      “老夫没什么好教的,若君主有能,为人臣者,不要有太多心思。”
      杨仲缓缓闭上眼睛,伴着鼻间的草木香,打起了盹:

第61章:生子当如刘雉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