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刘谕闻言,一跃而起,忙问道:
      “怎么样?有没有咱们的消息?”
      按理说刘谕作为北伐中的有功之臣,无论如何也该封赏一二,要不然总是说不过去。
      刘谕可不想在褒中城孤独终老,希望朝廷能够将自己调离此地。
      柳隐闻言,脸色一滞,而后尴尬的说道:
      “暂时还没有。”
      刘谕脸上笑容顿时淡了几分,不过还是强颜欢笑道:
      “先不急。”
      “只是朝中最近又发生了何事?”
      柳隐赶忙说道:
      “将军,杨仪自从率军回朝之后,居功自傲,认为十万大军能够安然回国,全赖他调度之功。”
      “朝堂以及宴会上,杨仪总是喜欢夸耀自己的功绩,生怕别人不知道。”
      “但是丞相的葬礼举办之后,陛下大赏群臣,却是让蒋琬任命尚书令,加封益州刺史,管理朝中政务,而杨仪只是任命为中军师,没有部署,便宜行事,整日郁郁寡欢。”
      刘谕点了点头,这些事情他早有预料。
      杨仪其人,心胸狭隘,性情急躁,虽然有才,却无宰相之度量,如何能够担当一国之军政?
      联想起诸葛亮最后的遗命,刘禅重用蒋琬而轻视杨仪,也属情理之中。
      不过柳隐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刘谕有些惊讶。
      “只不过蒋琬好似并没有答应接任尚书令,直接上书才疏学浅,婉言拒绝了这个任命。”
      柳隐说完,还有些若有所指道:
      “看样子蒋琬也是心有顾虑。”
      顾虑?蒋琬有何顾忌的?
      要知道蒋琬可是荆州人,名副其实的荆州派,在蜀汉名副其实的顶尖派系。
      蜀汉四相中,全都是荆州派系出身,刘禅重用的朝中大臣,同样也是荆州派。
      而且蒋琬自从诸葛亮开始北伐之后,就代理诸葛亮在朝中处理政务,可谓是根深蒂固。
      侍中董允与蒋琬更是至交,两人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有如此多人支持他,蒋琬还有什么顾忌?
      刘谕心中有些疑惑,毕竟刘禅对诸葛亮的安排从来都是言听计从,诸葛亮都指定蒋琬为接班人,蒋琬为何还要担心这么多?
      等等,刘禅?
      刘谕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闪电,隐隐间刘谕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自从刘禅即位之后,诸葛亮把持朝政十二年的时间,这期间刘禅难道真的甘愿成为傀儡?
      如今诸葛亮死后,刘禅是否还能容忍这样一个人存在?
      刘谕觉得蒋琬顾忌的应该就是这一点。
      他之所以要请辞,就是要观望刘禅的态度,请辞也是说明了蒋琬并没有独揽大权的野心,这个信号只会让刘禅更加放心。
      与之相比,杨仪此人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杨仪是生怕不让刘禅不封他做丞相,如此利欲熏心之辈,即便是有才干,想必也不能被刘禅所用。
      柳隐见到刘谕面露恍然之色,知道刘谕已经想通了关键,笑道:
      “若是蒋琬掌权,对我们来说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蒋琬为人谦逊,才干非凡,成熟稳重,更重要的是任人唯才,善于选拔人才。”
      “将军才华出众,必能受到蒋琬的器重。”
      刘谕见柳隐如数家珍,心中十分好奇,这柳隐是何来历,为何给刘谕的感觉越来越神秘。
      “柳大哥,你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了解这么多朝中大员?”

第62章 消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