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六章 学小电驴的意外[1/2页]

这一世,我再也不渣青梅竹马了 风吟晨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香格里拉大酒店,江澜的知名星级酒店之一。
      苏家父子和秦大庆坐在某个包厢中。
      他们今天要见一个客人——赵正腾。
      也就是赵明轩的老爹。
      苏泽林牵的线,目的是让两老和对方认识一下,以后开加盟店的时候会更方便,不说别的,有赵正腾帮忙打个招呼,至少消防之类的东西要通过容易很多。
      即将会见父母官,混子悠然地泡着茶,苏建军也很放松,就秦大庆略显紧张。
      在这之前,他只是个做小生意的商人,从来未曾和这个级别的人一起吃过饭,为此秦爸还特地买了套新西装。
      临约定的时间,包厢门被推开,除了迎宾小姐之外,身后还跟着位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子,不用说就是赵正腾了。
      三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
      苏泽林给双方做了介绍。
      “苏老板,我可是久仰大名了呀,果然虎父无犬子!”
      赵正腾和他握手的同时爽朗笑道。
      也不是恭维,苏建军在江澜确实是有点名堂的。
      虽然资产不比黄洪波那样的土豪,但老苏下海经商也早,再加上交友广泛,人缘好,所以在这座小城也算略有名气,上次和苏泽林一起练车的几个领导也都认识。
      苏建军连忙谦虚道:“赵市过誉了,我也就区区蚂民一个,倒是您身为咱们江澜父母官,那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双方商业互吹一番,接着秦大庆也和赵正腾简单地客套几句,不过秦爸就没两父子那么放得开了,有点小拘谨。
      赵正腾的注意力不在他的身上,主要还是苏家父子。
      也就是冲着苏泽林,他才会抽空出来吃这顿饭。
      苏家要在江澜做大生意,自己肯定是有些地方能帮得上忙的。
      同时苏泽林在省会那边的人脉,也可能对自己很有用。
      此外,这个人本身以后都可能大有前途,所以赵正腾是得给这个面子的,否则那天他也不会刻意下课和混子套近乎了。
      吃饭的时候,苏泽林打算开支茅台,赵正腾也没推辞。
      在夏国的交际文化中,酒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
      赵正腾有御用司机,而苏家父子和秦大庆打个的回家就行。
      觥筹交错,酒过三巡,双双渐渐熟络,气氛热烈起来,话闸子也打开了。
      见到时机差不多,苏泽林转入正题:“赵市,前天不是和你聊过嘛,我爸和秦叔打算在江澜开个新世纪的加盟店,不过我们公司的审批程序比较严,规模一定不能小,且人流量也得有保证,不知赵市有没有什么好推荐?”
      “嚯,你问这个,还真就问对人了!”
      赵正腾笑道:“旭日商场那里的建设路8号铺面是政府管的,年后租期就满了,商场老板嫌贵,打算搬迁,不过地方有点大,有六百多平!”
      他这么一说,苏泽林眼睛就亮了。
      旭日商场所处位置是市中心某个人气旺盛的地段,面积不菲,还是转角铺面,完全可以满足审批条件。
      关键是,该地在江澜长盛不衰,苏泽林重生之前,他仍然是市区内人气最高的地段之一。
      不像某些地方,现在挺热闹,但以后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没落。
      继旭日商场之后,这里开了家超市,不过如今看来是要被自己截胡了。
      苏泽林还知道有几处地方很合适,但都不如旭日商场那里完美。
      “没问题,大点好呀,我们就怕它太小了呢!”
      混子连连点头。
      “那里铺租有点贵,但是流量绝对没问题,你们都应该清楚的。”
      赵正腾顿了一下:“如果你们愿意签长点,我可以帮忙争取一定的优惠!”
      苏泽林一听就乐了,他正想着怎么谈签上个十年八年的呢,对方倒是主动提出来了。
      不过这会的很多政府单位铺面都挺傻的,一是没意识到后世铺租会涨得那么快,二是嫌麻烦,所以出租签长约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是单位要求的。
      “赵市放心,我爸和秦叔都打算做大做久,签十年都没问题,保证金多点也是可以的!”
      苏泽林拍着胸膛打包票。
      出门前,苏建军和秦大庆就将交涉权交给了他,所以混子能随便拍板决定。
      赵正腾某些事能帮上忙,但你也不能让别人太难做,所以适当地配合一下,也让他更好操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比如说还有其他竞争者,但那边支持的保证金相对低了,赵正腾就能以之为由推掉。
      其实那个商铺原本是打算重新招标的,不过租金本来就高,就算招标应该也提不了多少,赵正腾干脆就送个顺水人情给苏泽林了。
      继续谈了些其他东西,一顿饭宾主尽欢,得知苏家父子和秦大庆没开车过来,赵正腾甚至还让自己司机送几人到家,反正小轿车刚好还有三个空位。
      秦大庆一进客厅,刘素芬就问道:“怎么样,见到赵副了吗?”
      “见到了,人还挺好的,很爽朗大方,没有架子,后来我们还是坐他那公务车回来的!”
      秦爸有点骄傲。
      和这种层面的人一起吃过饭,感觉自己身份似乎都有所提升。
      说完他又补充了句:“加盟店铺面的问题,赵副也给我们解决了,就旭日商场那里,年后到期,不过赵副说可以提前和我们签合同,近两天接到电话去他办公室一趟就行!”
      “那太好了。”
      刘素芬也很高兴:“还是泽林有本事,不让我们哪有机会和父母官认识呀!”
      “……”
      两天之后,二中体育场。
      放假之后,这里平时都空荡荡的。
      不过今日上午却是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这里是电门,你扭动它,车子就会走了,但是得慢慢扭,切忌过快!”
      “左边的是后刹车,常规刹车通常都用这个,右边前刹仅起辅助作用,除非后刹有问题或者非常陡峭的下坡才需要用上,平时不用管,更不能急刹,否则车子屁股会摇摆,很容易失衡摔倒!”
      “遇上特殊情况,需要下车推着走的话记得拔掉钥匙,很多人会在推车的时候误启电门!”
      “……”
      苏泽林正在教秦诗晴学着小电驴。
      2003年的夏国还不是后世那个电驴大国。
      但这会电驴已经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了。
      最先入手这东西的是江浙泸大区的消费者。
      因为该产业集群就在江浙泸。
      国内第一辆准电驴就诞生于盛海,是1983年盛海自行车二厂试制的一辆“永久牌”,代号DX130,这也是中国首辆正式定型投产的两轮电动自行车,到1991年停产,总共生产了4.5万辆。
      到来1999年,夏国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式开始起步。
      这年盛海千鹤、姑苏小羚羊、金陵大陆鸽三家厂商在技术上先后取得了巨大突破,全都是江浙泸的品牌。
      不过小电驴真正发展是在新世纪,2001年开始,出于对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的考虑,“禁摩令”开始在各大城市铺开。
      自那之后,小电驴厂家就开始发力了。
      到2003年,江浙泸很多城市率先出现了小电驴的踪迹。
      这种新款的私人交通工具比摩托车便宜,比自行车方便,女人也很容易掌控,还不需要驾驶证,苏秦两家都赶潮流整了辆,给两位家庭主妇当买菜车。
      赵丽霞和刘素芬还没空学呢,却让苏泽林先教秦诗晴。
      所以今天两人跑到了二中体育场。
      这边人少,随便练车。
      秦诗晴本来就有骑自行车的经验,又是年轻人,学小电驴挺快的,苏泽林随便教了她点常识,在旁监督一下,少女很快就掌握了,在体育场中飞奔起来。
   

第二百二十六章 学小电驴的意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