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返述”原理。但是,这种“返述”非常危险,因为调查数据只说明该时该地的票房,而这种数据又在不断变化,很难直接通达美学。即使是调查的范围和技术都经过科学设计,其结果也只具有社会学意义而不是美学意义。
这就像楚国民众再同情屈原,也无法判断他在文学上的等级。因此,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围绕着屈原的话题,划龙舟、吃粽子,主要是一个社会事件,而不是美学事件。
更雄辩的事实是,中外戏剧史上任何一位真正的大师,在当时当地观众的接受程度上,没有一个比得上流行艺人、江湖杂耍。
所以,观众心理学中的“观众”概念,不是完全靠数量堆积而成。那是一个与数量有关,却又不以数量来裁断的命题。
在学理上,观众在第一层的研究等级上是一个“删除了各种特殊性的正常整体”,而这个“正常整体”又可以在第二、第三层研究等级中获得分割。
这就遇到了一个关键课题:何谓“正常整体”?何谓“正常观众”?
三 对观众的误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