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六章现存[1/2页]

宋渊欢之 柒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截至目前,宋家现存下的吃食有:
      白米有三百一十斤,盐五斤外加之前剩下的一个小罐。
      八角两包,酒曲一包,酱一坛。
      白面四斤,黄豆一百斤,糖二斤。
      这其中有些是早之前就买来用剩下的。
      碳五百斤,这是宋欢之前抽出时间回大榕树村提前烧制的。
      其中有三百斤是原计划卖给梨花巷梁府,赚一笔拿来过年的。
      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宋欢是不打算再卖给梁府了。
      腊兔五只,腊鸡三只,腊鱼五条,红薯一麻袋,大概五十斤左右,南瓜两个。
      晒干的板栗一袋,大约有十斤左右,晒干的枞树菌一袋,约摸八斤左右。
      茶叶两袋,干笋半袋,腌菜一坛。
      鲜鱼六条,鸡爪糖大半袋。
      宋欢也不知道这些能吃到明年具体的七月还是八月,反正趁着现在还能出城,尽可能的在山上多找一些食物,不拘荤素。
      还得多砍一些柴,她要做的烟熏豆腐渣必须得烧有足够的柴才能把它熏干,否则全白搭。
      对了,她还得需要一个个石磨。
      没想到啊,她居然在计划囤粮的花费之外,还得额外花钱买一个石磨,想想就心梗。
      只能心怀期待,希望在这种局势下,石磨的价格会低一些。
      杂货铺的伙计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来购买石磨,稀奇的打量了宋欢好几眼。
      心里嘀咕,看这穿着打扮也不像大户人家啊。
      宋欢没注意伙计的神游,她则看着大大小小的石磨,寻摸着合适的。
      问了价格后心下叹气,终究是她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
      原以为粮价涨了,其他东西或许会稍微降价,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小号的石磨都需要两百文。
      宋欢想到家里的那一百斤黄豆,还是下定决心把石磨给买回了家。
      宋欢经过粮铺的时候看了一下米价。
      米价已经从五十文一斤又涨到了八十文一斤。
      限购依然还是五斤。
      排队的人数不减反增,依然还是一条长龙。
      即便粮价上涨如此之快,百姓也不得不颤抖着手也要掏空兜里仅有的钱买米。
      大家都心里明白,越往后米价越贵,可是又能有什么法子?
      他们只能天天来买。
      就限购这一条,就能耗掉大多数百姓的压箱钱。
      上句的百姓并不囊括自耕农。
      自耕农的情况还算不错。
      就像大榕树村里那些村民,他们自己会留下够自己一家吃到明年秋收的粮食,以及够明年耕种的粮种,有多余的粮才会卖给行商。
      像鹿县当下这种被其他地方牵连的情况下,反倒是自耕农受的影响最小。
      若是直接发生灾害,则反之。
      鹿县周边多为佃户和长工,他们的生活水平要比自耕农低多了。
      丰年,佃户收入大抵只有自耕农的一半。
      若赶上歉收,佃户还要向主家借贷,这就使得佃户的收入基本在自耕农的一半甚至更低,难以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
      长工由主家供给的饮食米五石五,值五千五百文。
      盘缠银一两,农具三百文,柴酒银一千二百文,诸项合计,长工每年收入为七千五百文,也就是七两半银子。
      折算下来,每天大约能有二十文,基本能糊口。
      能与自耕农收入水平类似

第六十六章现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