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凤阳模式![1/2页]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皖南牛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天时,是水灾已治。
      朱钧去凤阳,治理了淮河和长江,汛期竟然没有太多地方受灾。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数年,大业都会稳定发展。
      地利,便是迁都。
      一旦迁都,举国欢腾。
      前进四百里,意味着政治中心往中部移动,承北启南。
      所以,天时地利都有了,就差人和了。
      而朱钧献上的定鼎,就是撬动人和的关键!
      一场胜仗,可以改变格局,也能改变大业的国运。
      而胜利,也可以镇压迁都后那些流言蜚语。
      所以,朱远章着急。
      这些两年内必须完成。
      “直辖府你选好了?”朱远章压下心中的激动,问道。
      “都已经选好了,直辖府一共有六个,松江府,杭州府,福州府。
      往北,兖州府,济南府,北平府!”
      朱钰摊开舆图,“正好一条线,基本上囊括了咱们大业七成的州府!”
      朱远章点点头,成立直辖府,不单单是提升这些州府的地位,相应的还要做计划,规整道路,修建府衙。
      “暂时先别把消息放出去,等咱明年巡视,朝廷职务变动后,你再来主持朝会。”
      一般职务变动都是年底,确定后,过了年就可以上任。
      但是今年,朱远章特意压了压,没有把名单放出去。
      就是希望朱钰扶持锐意进取的人。
      如此一来,计划也能更加顺利的实行。
      “若是他们不会,就让他们去凤阳学习,看看方克钦是如何治理凤阳的。
      咱觉得,凤阳的治理方式非常的好,可以借鉴。
      虽然费银子,但是长远看好处非凡!”朱远章道。
      这种治理方式,不同于历朝历代,甚至可以说,非常的独特。
      但是效果是出奇的好。
      他可是亲眼所见的。
      朱钰点点头,“凤阳,的确值得学习,儿臣倒是记得老六最开始说的,细化事物,量化责任,加入考核之中。
      这可比多了几个秀才,举人,孝子,更值得列为考评之中。”
      眼下,对官员的考察,是三年一察。
      朝廷京官的考察,简称为“内察”,又称“内计”。
      外官考察称为“外察”,又称“外计”。
      朝廷四品以上官员在京察后,或升职或罢免,由皇帝亲自裁决。
      这也称之为‘考满。
      当然,虽然严格,却也不是没有漏洞的。
      而考的大多都是翰林院出的题目,以经史为主。
      到了外官,基本上是衙门负责考核。
      之前朱远章对这种考核方式,还挺满意的。
      可现在凤阳做出成绩了,他觉得自己这种考核官员的方式,太流于表面了。
      除了考试成绩比较直观,其余的便是官员治下出了多少学子,有多少孝子甚至是贞洁烈女,这些都可以作为官员治理的加分项。
      而凤阳是如何做考评的?
      今年修了多少路,造了多少桥,建造了多少驿站,修建了多少河岸堤坝。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凤阳模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