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西。
      谁会在带自己对象回家这天邀请客人啊?
      杜母把素丸子和肉丸子都装了一些,还装了一些花生和红枣,花生和红枣寓意比较好。
      “你去给你姐姐朋友送过去,送完早点回来。”
      杜向南有些兴奋:“好~”
      又能看到甜甜姐了,开心。
      杜丽丽:“你知道甜甜家在哪吧?清河大队!顺着出城那条大路,第一个分叉路右拐实在不行你问问正在田里干活的人。”
      杜向南:“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还能找不到路?”
      杜丽丽松了口气。
      想到什么又看了一眼厨房中的杜母,悄悄拎起杜向南的耳朵,小声警告道:“不许乱说话!”
      他要是敢说什么想娶甜甜,把甜甜牵扯进来,回来她饶不了他。
      杜向南丧气:“知道了知道了,你这么凶,我未来姐夫知道吗。”
      杜丽丽羞恼:“杜向南!!”
      杜向南连忙躲开,恼羞成怒的女人最不好惹,他拎着收拾好的东西跑出屋子,骑上自行车:“我去了啊。”
      自行车驶出胡同。
      杜向南嘀咕了一句,他跟甜甜姐多般配,他姐偏偏不乐意。
      没眼光。
      杜向南没来过清河大队,一路上走错了两回,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在9点多才到达清河大队。
      河边柳树下,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正在老地方纳鞋底,河边石头上还有人在洗衣服。
      五奶奶眯着眼睛,上了年纪后,她穿针总是穿不过去:“老李啊,你帮我瞅一下。”
      旁边的老太太接过去。
      五奶奶揉了揉眼睛。
      她看到一辆自行车正往这边来:“那是谁?”
      有自行车的人可不多见。
      其他几个老太太也跟着看过去。
      还是个年轻人。
      看起来顶多十七八岁,斯文腼腆,穿着一身工人装,身上几乎没有补丁。
      青年人骑过桥,在几个老太太面前停下,杜向南有点不好意思的问:“同志你好,我问一下,这里是清河大队吗?”
      五奶奶把鞋底放在腿弯:“是啊,小伙子,你找谁?”
      他们清河大队好像没人有这样的亲戚。
      杜向南:“我找许甜甜。”
      杜向南:“请问许甜甜家怎么走?”
      五奶奶嗯?了一声,当即挺直腰板,上下打量着他,笑成了一朵花:“找甜甜那丫头啊?”
      “我知道我知道,你顺着这条路往前走,尽头倒数第三家就是。”
      “小伙子,你来找甜甜干什么啊?”
      杜向南被五奶奶的眼神看的浑身不自在,脸颊透出窘迫,骑上自行车:“我姐让我给甜甜姐送些丸子。”
      “不说了同志,谢谢您指路,我先走了。”
      杜向南骑着自行车离开后,安静的柳树下顿时热闹起来。
      几个老太太连鞋底都不想纳了,也顾不上穿针引线:
      “找甜甜的?”
      “这小伙子家是县城的吧?”
      “那肯定,我老婆子敢说,周围几个大队的年轻人我都认识,他肯定不是周围大队的。”
      “看他衣服上都没几个补丁。”
      “年纪跟甜甜也差不多,什么关系啊这是?”
      “他说是来给甜甜送丸子?”
      “素丸子还是肉丸子啊?”
      “没闻出来,只闻着挺香的,估摸着用了不少油。”
      “哎呦,这老大金贵的东西。”
      “许二说要给女儿找个城里人,说不准还真能成?”
      “不一定,城里人哪能看上咱乡下人?”
      “去,许二可是个工人,城里也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啊。”
      “”
      楼营长在知青点休息了两个小时,呆的无聊,于是准备再次上山。
      知青点和许家呈l形,拐角处是河边和大队部,另外两头分别是知青点和许家。
      从知青点到山里,需要依次经过河边、大队部和许家。
      楼营长冷着一张脸经过河边时,敏锐的听觉让他听到随风送过来的几句话。
      几个老太太的声音带着笑:
      “我看这小伙子不错。”
      “不知道能不能吃上甜甜喜糖。”
      甜甜喜糖?
      许甜甜?
      楼营长脚步当即停下。
      细细碎碎的谈笑声不停传来,楼营长从这些话中听出到底怎么回事。
      有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来清河大队找许甜甜,说是替他姐给许甜甜送丸子。
      十七八岁的少年,城里人,骑着自行车。
      看起来和许甜甜挺般配。
      是谁?!:,,

216 21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