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5章 点映(上)[1/2页]

肌肉大导演 大胖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烈鸟”是茄子点评网的一名大众影评人,而且还是和网站签约,领着保底奖金。
      属于网络影评人这个新型行当的翘楚,要知道网络影评人的入门门槛很低,理论上只要注册账号成为会员就可以。
      哪怕是评论影片,只有简单的“好看”“推荐”“浪费时间”,也算是迈出第一步。
      但想要晋级为大众影评人,那么标准就要严苛的多,除了观影量(影评)和收到的点赞,其他会员的关注,也就是粉丝也有硬性要求。
      最起码要有过万的粉丝,虽然茄子网的日均活跃量在几十万,过万粉丝似乎也没啥了不起的,但人多说明竞争也很激烈。
      能从千军万马杀出来,每一个大众影评人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火烈鸟”就是如此,他是一名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平常就喜欢看电影写观后感。
      因为观影量的庞大,他的影评风格总体以引经据典为主,辅以幽默的语言风格,在所有大众影评人里,也属于前三的人物。
      现在还不像后世,想看什么电影迅雷一响全都有,很多人看电影的途径十分单一,就是买或者租盗版光碟。
      什么欧美的、港台的、日韩的还有国产的电影,很多时候不是你去选电影,而是看看有什么碟片。
      所以有渠道看到大量的外国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资源。
      这次“火烈鸟”被选做《1十三》点映的大众影评人,能在第一时间观看这部国产大作,让他颇为的激动。
      《月球》虽然在戛纳帮助董熹拿奖,但属于人红戏没红,大家的对其的期待远不如《1十三》。
      这要得益于熹子的宣传,从戛纳电影节开始,关于《1十三》的通稿就没有停下过。
      今天是外国观众看哭了,明天就是评委举着大拇指赞赏。
      反正在熹子的宣传中,《1十三》成功的征服戛纳,至于为啥后来没有拿奖,被解释为给董熹的另一部电影让路。
      反正,观众还真的相信,纷纷在网上留言表示会去电影院支持《1十三》。
      6月1号,魔都黄埔江畔齐天大圣影院门口,早早的排起了长队。
      今天这里将会有三场《1十三》的场次上映,全部都是在最豪华的影厅。
      为了配合防疫的需求,一切从简,没有整什么花里胡哨的准备工作。
      时间一到,大门敞开迎客,确定身份信息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影厅,准备观看这部投资超过两亿的国产大片。
      现场除了影评人之外,还有一部分和熹子影视同一阵营的记者。
      相比于影评人,《1十三》点映对记者的筛选相当的严格,虽然不至于像后来某部大片,在蓉城点映时封锁了所有媒体通道,还强调“不得负面报道”下,拒绝媒体观看。
      然后就引起强烈反噬,成功被当地媒体联合“封杀”。
      这年头局部地区媒体的封杀,对于一部早已产生轰动效应的大片没有任何效应。
      《1十三》之所以筛选媒体,不是拒绝负面报道,而是拒绝让某些南方系报纸,有趁机炒作的机会。
      影评人和媒体的到场,很快就将齐天大圣影院的一号厅给坐满了。
    &nb

第435章 点映(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