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九章:回家[2/2页]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 久l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堂哥还将家里织的棉布带过去一些,在铺子里也是供不应求。以后咱家棉花都可以放在铺子里售卖了。”
      当然,家里的纺织作坊也必须开起来,因为织出的棉布比单纯卖棉花更挣钱。
      樱宝合上账本,问:“咱家的棉花应该能收了吧?”
      姜三郎点头:“明后日就收,我已经雇好了人,他们明后日过来。
      哦对了,你那商铺后院我已经让人拾掇好,还请了三十多个瓦匠盖房,估计年前就能完工。”
      姜三郎拿出一份图纸展开:“我让他们盖了五间正屋,一间灶房,还有一个马厩,等那边房子建好,咱们再拾掇这边的荒山。”
      上半年,姜三郎在南坡东面买了一大片荒地,一直没来得及收拾。
      等秋忙结束,他要雇些人手开荒,等明年开春,将那一片荒山都种上胡椒,再种上各种果树苗木,之后还得挖两个水塘。
      因南坡的居民越来越多,用水就成了老大难。
      以前他们住川河边不觉得,洗衣洗菜直接去河边就行,很是便利。
      但现在住南坡上,不仅吃水成问题,就连洗洗涮涮也很不方便,更别提各家各户,每日都要挑水浇灌庄稼与菜园子了。
      所以必须组织人手多挖几个水塘。
      樱宝伸头看过图纸,很是满意,忽然想起洞府里的果树苗。
      “爹,等明年开春,我要在山上种荔枝树,还要种蜜柑与龙眼。”
      姜三郎笑了:“好,到时候咱们村里人也有荔枝蜜柑吃了。”
      可闺女说的龙眼是啥玩意?
      但管它呢,总归都是好东西。
      如今村里的村民个个眼睛睁得像铜铃,一个劲盯着姜家,只要发现姜三郎种什么,他们也一定跟着种。
      就比如姜家的葡萄,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剪了枝条回去扦插,有的还用苹果核自己育苗。
      还别说,扦插的葡萄也都活了,就是不知道苹果核能不能育出苹果树苗来。
      接着,樱宝又跟老爹说起李胥母子的事。
      “他欠了我医药钱,所以来此教学还债。”
      樱宝颇为得意道:“李胥同意在此教学三年,三年后他回去科考,到时候我会送他来回的盘缠费用。”
      自己为了让李胥与他母亲快点儿好起来,又陆续给他们喝了好几瓶药水呢。
      现在李胥的身体好多了,他母亲安氏的视力也恢复不少,但到了晚上,双眼视物还是有些模糊。。
      “他真是秀才?”姜三郎问。
      樱宝:“是呀,他十七岁就中了秀才,前途不可限量。”
      姜三郎嘿嘿一笑,“那可太好了!咱们一定好好招待他母子,最好让他从此不思归。”
      自己村子学堂来个秀才公做先生,这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
      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村就更出名了。
      虽说镇上也有个私塾是一位老秀才办的,但他年纪太大,精力有限,教不了太多学生。
      而且那人相当自负倨傲,不能接受旁人的观点,所以在他手底下念出名堂的学生不多。
      而李胥就不一样了,他才二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有新颖的学习方法与考试心得。
      哪怕只教三年,但对于村里孩子来说,已经足够。

第二百五十九章:回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