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章:避匪(三章合一)[2/2页]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 久l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别的队伍已经往县城那边去了,估计官府的人暂时顾不到咱们这里。”
      姜老汉惊讶:“怎么这样多流匪?”
      姜三郎:“周河县与东临县那边好像出了大事,很多地方发生暴动,我听那些匪徒口音,多数都是那边的人,他们的领头人也不简单,竟想揭竿起义,撺掇村民们跟他造反。”
      “造反?”姜老汉摸摸胡子,有点不可思议。
      若非日子过不下去,又有谁愿意造反?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唉,真是造孽。”姜刘氏叹息。
      姜三郎与大哥二哥吃了点东西,又休息一会儿,还是觉得不放心。
      三人跟老爹一合计,连夜在竹林里做了好几处陷阱,又削了很多竹箭。
      几人稍稍小睡一会儿,天就蒙蒙亮了,姜三郎起身出去查看情况。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天气也越发寒冷。
      很快姜三郎又跑回来,急促道:“都起来!有流匪上山了。”
      樱宝与弟弟挤在竹匾子里正睡得香,被老爹直接提溜起来。“赶紧起来吃点东西,万一流寇找进竹林咱们就往深处跑。”
      樱宝连忙穿好鞋子,又催促俩弟弟穿衣穿鞋。
      姜杰姜武倒也乖觉,不出一声,自己乖乖套上衣裳,穿上鞋子。
      在二堂哥的带领下,两小子去出了恭,就着大葫芦里的水洗了洗手脸,这才接过阿娘递来的馒头啃起来。
      一瞧见水葫芦,姜泉就一脸幽怨地望着小堂妹,低声问:“那两个葫芦王呢?你怎么不带来?”
      樱宝没好气道:“那么大的葫芦,怎么带?”
      “那也不能丢家里啊。”姜泉心痛的要命。
      自己还没将葫芦王卖出去呢,就发生这种事,唉。
      “不丢家里,谁来扛啊。”樱宝不客气地怼他。
      这都啥时候了,还惦记着葫芦王。万一这二堂哥心血来潮跑去翻自家墙头,岂不发现自己的大秘密了。
      姜泉垂下脑袋,唉声叹气。
      姜三郎望了小闺女一眼,转身出了竹林。
      他还要去外头探查探查,那些流匪到底上来多少人。
      温夫人与女儿这一夜也睡的不踏实,总被风吹竹林声惊醒。
      这会儿也早早起来,与女儿下马车活动腿脚,顺便去方便一下。
      戴着小斗笠的樱宝正好从竹林里钻出来,悄悄问:“师父,你们没带蓑衣吗?”
      竹林经过一夜的细雨,总会不时落下几大滴水来,人在林子里不多会儿就会湿了衣裳。
      这种天气若是淋湿肯定会生病的。
      温夫人确实没带斗笠与蓑衣,低声道:“都怪我,一时竟忘了。”
      即便没忘,她与女儿也是没有蓑衣的,那种草衣,只有家里仆人才穿。
      樱宝:“那我回去给你们拿两个斗笠过来。”
      说罢跑去爬上骡车,从里头拽出两个斗笠,交给温夫人与温姐姐。
      这两斗笠已经有点破损,但不影响使用,其实是樱宝收藏在洞府的物件。
      她假借骡车的掩饰,从洞府里拿出来。
      “谢谢樱宝。”温夫人与闺女戴上斗笠,果然那些雨滴打不到身上了。
      …
      一早摸上南坡的流匪足有两百多人,他们砸开姜家大门进去翻找一通,结果啥都没找到。
      首领并没有恼怒,而是围着房屋转了一圈。
      “此地风水极佳,是个好地方。”
      匪徒首领感叹一声,“若非时机不对,真想在此地驻留。”
      不一会儿有手下来报:“将军,咱们在菜地发现不少粮食,还有很多棉絮。”
      “哦?”首领来了兴趣,跟着手下去瞧。
      只见手下掀开稻草堆,露出一个地棚,手下从地棚里拖出一个个装满粮食与棉絮的大麻袋。
      首领露出微笑:“竟然有这么多粮食,看样子这坡上人家很富有嘛。”
      转身吩咐左右,“你们再去四周找找,说不定还有藏匿之物呢。”
      “是!”
      一群流匪四处开始四处搜寻,很快搜到竹林旁边。
      但竹林幽深,看不清里头情况,流匪们不敢往里面去。
      但有一条小道似乎通往里头,弯弯曲曲还有车辙印。
      有匪徒赶紧回去报告首领,其余匪徒则在外头观望。
      前来探查的姜三郎已经退回竹林深处,吩咐大家赶紧往林子里去,“流匪要进来了,你们收拾点东西赶紧往里面走。”
      春娘急道:“那骡车怎么办?”
      “将骡车留下,骡子牵走。”姜三郎搬起两麻袋粮食放在骡子背上,催促道:“速度快点,他们马上就来了。”
      姜家众人立刻收拾东西,背起往林子里去。
      温夫人也让仆人将马牵着,马背上驮着粮食被褥等物,自己与奶嬷嬷还有闺女手里也抱着物品,弃了马车跟随姜家人往里走。
      春娘边走边回头看骡车,那上头还有不少粮食呢,就这么丢了,自己只觉得心痛如绞。
      樱宝也心疼骡车上的粮食,趁大家没反应过来,忽然跑了回去,迅速跑到骡车旁爬上去,只一瞬就收走里面的所有粮食,然后在阿娘找来之前又跑了回去。
      “你这孩子跑回去干啥?”殿后的姜二郎训斥道。
      樱宝:“我回去拿一样东西。”她将手里的包包给二伯看。
      姜二郎一把抱起侄女,快步跟上队伍:“不许乱跑!被流匪抓住当小羊羔给煮吃了。”
      “哦。”樱宝乖乖应声。
      这时,姜三郎从前头退回来,接过闺女交给妻子,对二哥道:“咱俩殿后,大哥与爹还有大成他们在前头开道。”
      姜二郎点点头,边走边警惕观望后头情况。
      这时,流匪已经进入竹林,他们很快找到姜家驻扎的地方。
      “将军,要往里头追吗?”匪徒问。
      首领查看一下马车与骡车车架,微微笑道:“当然要追,好大一头肥羊呢,让他们跑了岂不可惜。”
      “是!”匪徒得令,立刻招呼十几名同伙追过去,结果没走多远,忽然踩到几根绳索,绳索忽地松开,被绳索牵着的竹子猛然弹起,几根竹箭嗖地射来,一下子射中两名贼匪。
      匪徒啊地惨叫,倒地蜷缩呼痛。
      “有机关!”一人喝道:“你们去找根长竹竿来,在前面探路。”
      匪徒们被吓到,也不敢冒进了,战战兢兢等人拿来竹竿在前面开道,这才跟着前行。
      这样一来速度就慢了很多。
      一路又陆续遭遇几次机关陷阱,匪徒们更加小心。
      首领倒是更来了兴趣,执意让手下追击。
      他想看看,前面到底是些什么人,竟然如此聪明,还懂得用机关陷阱。
      首领不知道,其实这就是经常打猎的手段,利用竹子的韧性做的一点小手段,只能出其不意伤人,一旦被识破,这种陷阱很容易被避开。
      事实也是如此,匪徒们很快便追上姜三郎他们。
      姜三郎与二哥轮流射箭,边射边退,竟逼得匪徒不敢上前。
      再后来,匪徒们的凶性被激出来,他们不管不顾冲上来,姜三郎便抽出收缴的砍刀就劈,姜二郎在旁辅助。
      因竹道窄小,只够一两人行走,匪徒竟一次次被兄弟两击退,气得嗷嗷叫。
      樱宝听到后头的激战声,心急如焚。
      温夫人的仆从见势不对,也拿着武器加入姜三郎他们,挥舞砍刀砍杀匪徒。
      这名仆从显然是个练家子,比姜三郎兄弟强太多,简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可随着匪徒伤亡越来越多,姜三郎他们也受了伤,气力明显减弱。
      这时,前面的姜老汉等人忽然遇到一个陡坡挡在面前。
      陡坡上也长了一些竹子,但还有不少树木。
      姜老汉大喜,赶紧催促家人往陡坡上爬。
      只要爬上陡坡,自己就能居高临下对追来的匪徒进行攻击。
      可陡坡十分陡峭,人能凭借竹子灌木等爬上去,但要是手里拿着东西就艰难了,骡马更是无法攀爬这样的陡坡。
      “女人孩子赶紧上去,东西拿不了就丢了。”姜老汉叮嘱。
      大妮二妮与燕茹忍痛丢下手里篮子,但背上背篓没有丢,几个女人奋力爬上陡坡。
      樱宝忽然塞一捆绳子给阿娘,“娘,你赶紧带弟弟们上去,然后把绳子系在树上。”
      春娘秒懂闺女的意思,顾不得思索闺女哪来的绳索,立刻带着两个孩子往上爬。
      姜杰姜武被姐姐操练过无数遍爬树翻墙,这会儿都派上用场,比小堂哥元宝都爬的迅速。
      魏湛也不逞多让,紧跟其后爬上陡坡。
      但温舒与温夫人就不行了,因是雨天,陡坡非常湿滑,母女俩爬几次都滑下来,跌了一身泥水,要不是穿的鞋子上有带子系得紧,估计鞋子都掉了。
      正好春娘已经爬上坡,将闺女给的绳索一头系在坡顶树上,将另一头抛下陡坡。
      “师父,温姐姐,你们赶紧抓紧绳子,我们拉你上来。”已经爬上陡坡的樱宝叫道。
      温舒已经快哭了,被阿娘推着上前,奶嬷嬷边给温舒腰上缠绳子边劝道:“大娘子别怕,抓紧绳索别松开。”
      “嗯。”温舒知道自己不能拖后腿,阿娘与奶嬷嬷都没上去呢,自己一定快一点上去,好拉她们两个。
      另一边又垂下一根绳子,原来樱宝不知又从哪里翻出一捆绳索,让阿娘系在另一棵树上,将一头甩下去,“师父!你快上来!”
      时间紧迫,容不得她们迟疑一丝一毫,否则性命不保。
      温夫人自然不敢耽搁,连忙抓紧绳子往上爬。
      这个时候,姜三郎那边已经快撑不住了。
      今天三章并一起发了。

第一百四十章:避匪(三章合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