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八章 曹老的授课[1/2页]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石破天惊!
      听到“少年天才”的评价,人群中大家羡慕有之,嫉妒有之,更多的则是一种佩服的情绪。
      不是佩服顾为经,而是佩服曹老,佩服曹老的胸怀。
      艺术家们一个个心高气傲,可不是你画的好,就能认可你的。
      尤其还如此谦虚的向年纪还没有自己孙子大的小孩子请教。
      “曹老!没必要,过了。”
      助理老杨忍不住在一边小声提醒了一句,提示顾为经不值得他做出这样的评语。
      这不是私人恩怨。
      画家的立场,就是助理的立场,曹老这么看重顾为经,他老杨也必须看重顾为经。
      老杨此时其实心中满是对自己的埋怨。
      他埋怨自己刚刚呵斥对方的语气太严厉,担心会不会得罪了这尊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菩萨。
      “您都这么才华横溢,少年天才了,大人有大量,就别跟我这样给人跑腿的计较了呗?”
      要是按老杨心中的真实想法,他现在恨不得冲过去拉着顾为经的手,做一个让人如沐春风的好大叔。
      但是,他的职业道德必须要让他在雇主在公众场合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语的时候阻止对方。
      “比我这??老骨头强。”——这句话在老杨看来就很不合时宜。
      曹老虽然已经不怎么动笔了,但是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如今依然是在不断的升值的,拍卖的价格节节攀升,却几乎很少有收藏家将自己持有的作品拿来出售。
      主要原因除了因为随着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亚洲在世界地位的不断攀升,世界对于东方艺术的认可加强,中国画表现的越来越值钱以外。
      还有曹老这个如今在世东方画家第一人的身份的缘故。
      藏家正在等。
      如今曹老已经九十多岁了,只要等老先生什么时候一咽气,他身为画家几乎没有污点的一生一盖棺定论,他的作品就可以进卢浮宫六大馆之一的绘画馆了。
      历史上只有少数几人有无上的殊荣和好运以在世画家的身份亲眼目睹自己的作品被卢浮宫收藏。
      毕加索、马夏尔、苏拉吉……这些人都曾经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画家,他们是一个时代绘画界的翘楚。
      以曹老的地位,如果找合适的经济团队运作的话,未必不能在世的时候藏品就被卢浮宫所收藏。
      是老人家自己拒绝了,他是个谦虚的人,认为自己还是无法和这些在整个世界艺术史上都冉冉生辉的名字相互并列。
      对于很多画家来说,身后作品能进卢浮宫就和法国人死后能进先贤祠一样荣誉。
      几乎可以下这样的结论。
      收藏家也有崇古贬今的心理,什么时候曹老去世了,他的作品价格还会有一个飞跃性的提升。
      整个作品市场彻底站稳一千万美元是肯定的,两三千万美元也不是梦,某些精品的代表作甚至也许可以向亿美元这个量级的东亚当代画家新高峰试探一下。
      能愿意花一亿美元这个数字收藏艺术品的人都是不差钱的主,要不然是老派的OLDMONEY,要不然是为了彰显艺术品位的新贵。
      他们只喜欢最好的作品。
      如果你的作品不够好,这钱买什么样的画买不到。
      克劳德·莫奈的众多作品中,《干草堆》系列的二十五幅中的最贵的画作的成交价也不过是苏富比拍出的1.1亿美元。
      至于印在中学美术课本上的睡莲系列,握着一亿美元你都可以随便挑了,市场上有的喜欢哪幅买哪幅。
      “比我这个老骨头强。”
      这句话就很容易被人借题发挥。
      “震惊!国画宗师水平竟不如小孩子。”、“九旬大师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有名无实,艺术家曹轩先生绘画时竟出现重大纰漏。”
      艺术小报很多就是一群食腐的秃鹫,可能更加含蓄,以文化人的身份骂人不吐骨头,但本质上有些非专业取向的撰稿人和UC震惊部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顾为经年纪太小了,还不是在艺术市场闯荡的职业画家,懂的人都知道这是老先生对于年轻人的勉励。
      否则,就这句话就可能造成曹老的作品的市场的价格波动。
      甚至,要是顾为经将来不成气,成为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平凡之辈,再碰上这小子人品有问题的话——他就可能拿着这句话,在老人的遗泽上敲骨吸髓,用做自己的进身街梯。
     &nbs

第二十八章 曹老的授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