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广诧异于李靖小小年纪自己研究出了游击战,因为在华夏之前的战术思想里面并没有全面的阐述过游击战的战术思想,李靖显然是自己看了兵书,加上自己的想法总结起来的。
      要知道此时的他可还没带兵打过仗,甚至应该说还没亲眼见识过战场。
      而华夏历史上的各大战役,除了少数的奇谋之外,很少说用到游击思想。
      杨广打定了心思,这家伙必须得让他上战场,好好的去亲身经历一番,再结合战场的实际情况让他有所感悟。
      杨广试探性的问:“你说游骑兵过长城长期滋扰对方,但是以少打多,对我军不利吧,很可能出现全军覆没。”
      “非也。”李靖笃定的说。
      小小年纪的李靖,如同一个老夫子一样说了起来:“草原广袤,地广人稀,更是少有高城坚墙,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几百人的骑兵队只要了解此区域的地形,速度极快,往常都是我军速度慢,若只是小股骑兵,对方因为是游牧民族,随军都带着妇女儿童,还有粮食,反倒是他们慢了,我军只打一个照面,打完就跑,对方反应过来追击,相信也很难追上,而且大部队在后,投鼠忌器不敢穷追,连翻滋扰,既可以打击敌人,又可以探究地方位置。”
      杨广怔怔的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殿下,总结的真是到位,我都没想到还能用这面简练的语言来总结,没想到殿下对于兵法有这么深的研究。”
      面对李靖的赞叹,杨广满脸的骇然,果然其实打游击战是深藏在华夏民族血脉里面的力量。
      从霍去病开始我们就该知道,我们擅长游击战。
      富则火力覆盖,穷则战术穿插,但是如果富了先火力覆盖再战术穿插呢?
      兵贵神速,特别是在古代这样无法超视距打击的年代,速度就是以弱胜强的关键性因素。
      李靖的想法已经初见端倪了,但是其本身实际经验还不够,杨广便问:“李靖,这次北抗突厥有想法去前线吗?”
      “我?我可以吗?”李靖又惊又喜,他想去,但是知道自己现在这无忌,见过晋王殿下。”
      小小的长孙无忌就来到杨广的面前学着大人的样子行礼,杨广会心一笑说:“长孙都尉,无忌可爱的很啊,长孙都尉可给他寻到了师长?”
      长孙晟无奈

第38章 十六字真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