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五章 谁赚麻了?盗版商![1/2页]

千禧大导演 顾屈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吴导,喝茶。”
      中影集团副董事长办公室内,韩三爷笑眯眯的给吴渊倒了一杯茶。
      《彗星来的那一夜》赴锡切斯团队已经带着奖杯回国了。
      吴渊回国的时候,是韩三爷亲自接的机。
      不亲自来不行啊!
      《彗星来的那一夜》在国外卖了255万美元的版权,国内上映一周票房已经破千万了,虽然后劲有些乏力,但是冲个两千万票房还是有希望的。
      这一内一外加起来,不过30万成本的电影,创造了4000万的收入!
      虽然其中两千万要和院线分成,但是这回报率也已经高得吓人了!
      前脚出国前,吴渊在韩三爷嘴里还是小吴,现在就已经成了“吴导”了。
      不能说韩三爷太现实,只能说吴渊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让韩三爷不得不刮目相看!
      “吴导,你这部电影拍的是真好!”
      捧着一杯茶抿了一口,韩三爷啧啧着嘴说道:“国内导演里除了冯晓刚,现在就数你的电影最卖座了。”
      “就是可惜,你没冯导那么高的号召力,不然我相信现在票房应该还会更高!”
      吴渊笑了笑,捧起茶来没有接话。
      他懂韩三爷话里的意思。
      《彗星来的那一夜》上映后,赚的最多的是谁?
      院线?
      中影?
      都不是!
      赚的最多的是遍布全国的各种盗版商贩!
      电影上映的第四天,就在吴渊获奖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全国各地就已经出现了《彗星来的那一夜》盗版碟!
      而且这种盗版碟还不是那种枪版盗录的,清晰度和正版DVD光碟也差不了多少!
      你要问他们哪里搞来的资源?
      笑死,现在的全国各大电影院,就是各路盗版商贩背后的合作伙伴!
      拷贝盘头天到,第二天就可以开始刻录盗版碟,第三天就出货了!
      现在还没有成熟的电影院线出现,明年国家才会批准民营资本进入电影院行业!
      2002年6月1日,全国首批30条民营院线才正式成立!跨市、跨省的院线才会诞生!
      05年民营资本才相继投资入驻!
      可以说,院线制改革是华夏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华夏电影产业化改革的窗口!
      在没有施行这个改革之前,内地的电影院其实不太在乎上映电影的票房。
      因为在这之前的电影院都是非民营的。
      电影放映赚多赚少和他们关系不大,电影票房高了他们也不会多拿到钱,电影院行业就是一潭死水!
      所以现在电影院里头脑灵活的人,都将目光盯上了盗版碟产业!
      各地的电影院员工们,只要和当地搞盗版碟的商人合作,那就能从盗版碟买卖租赁中拿走一份可观的分成!
      以至于在九十年代一直到2008年左右,盗版碟市场都非常猖獗!
      通常是电影院上映,还没下映呢,盗版碟就已经满天飞了。
      吴渊的《彗星来的那一夜》自然也难逃魔爪。
      他没有冯晓刚那样的号召力,能够在盗版碟满天飞的时代,还让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为他的电影买单。
      要知道,现在一部电影的票价在50元左右,而一部盗版碟只需要1020元就能买到,租聘的话价格更低!
      进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暂停回放,而且看一遍后就没了。
      买碟片回家看,可以上下左右来回的看,想看多久看多久,想看几遍看几遍!
      华夏人的传统美德里包含了节俭。
      别说现在了,就算是20年后,选择等待电影上线网络平台再看的人也一抓一大把!
      有物美价廉的盗版碟看,除非是真的有什么不得不进电影院看的理由,不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买盗版碟回去看的。
      更别说《彗星来的那一夜》还是一部烧脑电影!
      在电影院匆匆看一遍并不能看懂和看清楚所有的伏笔细节,注定了这部电影要二刷、三刷才能完全看懂!
 

第二十五章 谁赚麻了?盗版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