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六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2页]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已,又不是第一次当!”
      陈堪心里一发狠,随后看着大臣们眼珠子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帮着我媳妇搞我啊,看我不搞死你们。
      “回陛下,臣当然没问题。”
      他抬起头,看着朱棣,脸上露出自信的神采。
      朱棣朝宫人招了招手:“既然没有问题,那便点香吧。”
      “等一下!”
      就在宫人奉上檀香之时,陈堪忽然出言打断朱棣。
      朱棣眉头一皱:“还有事情吗?”
      陈堪道:“陛下,臣有一个提议。”
      朱棣道:“哦?什么提议?”
      陈堪看着大臣们,脸上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随后拱手道:“回陛下,在坐的诸位臣工也都是饱读诗书之辈,臣以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一枝独秀,不如百家争鸣,如此方显我大明盛世华章,陛下以为呢?”
      陈堪此言一出,大臣们瞬间对着陈堪怒目而视。
      而朱棣则是若有所思,随后笑吟吟的点点头,
      朱月澜大眼睛瞪得滚圆,看着陈堪满是惊愕之色。
      陈堪坏坏的笑了一下。
      小样,跟我斗。
      看见大臣们的表情,朱棣已经明白了陈堪的险恶用心。
      在心里暗笑的同时,他决定,加一把火。
      他从腰间取下一块黄玉摆在桌子上,看着朝臣们道:“如陈小子所言,诸卿也是饱读诗书的人物,一首中秋的诗词,应该难不住诸位吧?朕再加个彩头,今日谁若拨得头筹,这块产自西域的暖玉,便是谁的了。”
      朱棣都已经抛出彩头了,大臣们还能说什么,只能对着陈堪咬牙切齿,无能狂怒。
      “呵!”
      陈堪冷笑一声,他早就看这些为老不尊的大臣们不顺眼了,一个个的,不仅虚伪,而且虚伪。
      也不知道这些大臣们,当了那么多年官,学问有没有全部还给老师。
      “来人,为诸卿布上笔墨纸砚。”
      朱棣大手一挥,宫人们瞬间撤下桌子上的残羹剩肴,很快,笔墨纸砚便整整齐齐的摆在了朝臣们面前。
      看着大臣们的脸苦了下来,陈堪瞬间神清气爽。
      治不了你们了还。
      宫人在大殿中央点上一只檀香,朱棣便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大臣们的表现。
      有才思敏捷的臣子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但更多的大臣却是一脸纠结之色,几个洪武时期靠着地方举荐入仕的老臣更是脸都皱成了苦瓜。
      奋笔疾书的人里,就有陈堪一个。
      作诗这种事情,对于陈堪来说,当然很难!
      但……还是那句话,他是个挂逼。
      明清时期诗词虽然不像唐宋那般辉煌灿烂,但依旧有那么些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陈堪笔下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
      好歹也是威震江浙全境以及江西湖广安徽部分地区,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作品。
      而现在,文征明的爷爷还不知道有没有形成细胞壁。
      陈堪写了,谁敢说他是抄袭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