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夏亚从未去询问过卡西法大概什么时候会到达,只是偶尔关注一下布里塔尼亚战场的态势。
      接着就是偶尔钓钓鱼,白天去院子里浇浇花,晚上浇浇阿莉西亚。
      时间平淡又宁静的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
      直到某天他推开后院的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一眼望去,是一片广袤的荒漠,炙热的烈日让空气都仿佛扭曲了,随着微风轻拂沙尘漫天。
      这里的沙子又细又沈,卡西法控制的城堡每踩一脚都会深深的没入其中,不过好在城堡有魔法,走的还算平稳,走过这一小段路后,他们就很快的进入到了稍微稳当的平地上。
      在那荒漠的尽头,夏亚看见了一座座高大的金字塔屹立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18世纪开始的时候,法国拿破仑带着军队远征土耳其,击败了土耳其的附属国家埃及和叙利亚。
      当时的法国直接占领了苏伊士运河,希望以此来切断英国通往印度最近的航线,然后将埃及变成了法国的殖民地。
      以埃及地方老百姓的财政税收支撑供养了一批地方军队来维持统治,当时的金字塔也是被拿破仑发现并公布到世人眼界之中。
      当时也吸引了很多的欧洲人来到埃及盗墓,许多方尖碑跟金字塔尖被他们撸走。
      不过这个时代的金字塔的塔尖还留有一些。
      听说金字塔的塔尖都是由黄金制作的,但随着卡西法控制着城堡的靠近,夏亚没在塔尖上看见黄金。
      估计在过去,金字塔的外面一层有镀上一层金,但随着岁月的风化而逐渐的消失。
      塔尖的材料应该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石头,表面很光滑,不过还是能看见岁月留下的痕迹,许多地方已经被风沙腐蚀了。
      但随着太阳照射在塔尖上,依旧能泛着微光,在阳光的照耀下,还真有一种黄金般的质感。
      许多人其实有一个误区,觉得古埃及的人种实际上已经灭绝。
      夏亚最早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一直到他有了一个埃及当地的朋友。
      照解剖学分类,古代埃及人与今天的埃及人,以及整个北非、阿拉伯地区的人一样,是以“高加索特征”为主,“尼格罗特征”为副,而且多样性很强的人群。
      不同个体、不同地域之间的尼格罗特征强度不同,比如从下埃及往南走,经过上埃及,一直到今天苏丹北部的努比亚,会发现“高加索特征”越来越淡,“尼格罗特征”越来越明显。
      通过对获取的三例不同时期木乃伊(公元前2000~公元30年)样本中获得的3组个体的全基因组数据阵列和90个线粒体基因组对比分析,这三人Y染色体单倍群分别为中东常见的J系和北非常见的E系。
      古埃及人种和现代的埃及人种在基因序列比对上完全一致,都是E J,几乎没变,所有这三个埃及古代样本组都在超过3000年的时间跨度内保证了基因连续性。
      古埃及人与近东人的数量很庞大,后者在一段时间里接受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混合,这一分析为古埃及木乃伊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基因来源。
      以当时的阿拉伯人数量,灭绝当时的埃及人是不可能的,而只要一个种族没有被灭绝,那么延续下来是肯定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从7世纪到18世纪末,埃及在被伊斯*化后,经历了倭玛亚王朝,阿拔斯王朝,突伦王朝,伊赫姆德王朝,法蒂玛王朝,阿龙布王朝,马木路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在这伊斯*王朝的1000多年。
      也是古埃及文化被逐步埋葬的1000多年。
      虽然在现代,很多埃及人走上了文明复兴的路。
      但在这个时期,埃及人其实并不认为自己是埃及人,而是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
      没人记得起它,也没人对它感兴趣。
      它就像是一个被尘封已久的宝藏,一直到拿破仑的到来打开了它
      (本章完)

第二百零四章:埃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