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6章 朕是一把刀,要在仲父肚子里搅!(求订阅)[2/2页]

朕非汉废帝 凌波门小书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薛怯挑选的行进路线已经尽可能避开了人多的地方,但是仍然难免惊扰到沿路的百姓。
      那些百姓一见到天子车仗,要么扭头就跑,要么当街就跪倒下来。
      一时之间,也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看着这些百姓,刘贺陷入了短暂的思思虑当中。
      刚才,在大司农寺的院子当中,刘贺看到了不少千石左右的属官也在场。
      这意味着刘贺的那五道诏令,对千石左右的官员也有约束力或者诱惑力。
      品秩为千石的官员,一般就是各个府衙里的佐贰官。
      只要他们愿意配合,那么一个衙署基本就可以恢复运作了。
      刘贺不用像收拾田延年一样地收拾丞相任宫和太常乐成,也可以让丞相府和太常寺这两个府衙恢复正常。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任宫和乐成真的老老实实“生病”,而不是出来阻挠。
      刘贺身为天子,亲自出面的话,定然可以轻松压制任宫和乐成。
      但问题是刘贺无法分身,因此就要派人代替自己去监督镇压他们。
      可是刘贺身边信得过的朝臣属官都各司其职,暂时腾不出多余的人手来了。
      刘贺考虑了片刻,就把视线转向了护在安车两侧的那四个昌邑郎身上。
      这是刘贺信任的人,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将此事办好。
      最终,刘贺决定试一试。
      当车仗来到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时,刘贺下令让整个车仗停了下来。
      “戴宗,朕来说,你来写。”
      “诺!”
      “丞相任宫身染恶疾,不能上衙任事,朕体恤下情,告赐三月,告赐期间,任宫不用上衙任事。然丞相府乃朝政枢纽,不可一日偏废……”
      “朕下此诏,由丞相司直暂代丞相事;丞相司直不在,由丞相长史暂代丞相事;丞相长史不在,由丞相征事暂代丞相事。”
      想了想之后,刘贺又加了最后一句:“若有人抗诏阻拦,当场斩杀无论!”
      这里所说的“代丞相事”,当然不是代替丞相参与到朝堂的大事上,而仅仅只是代理丞相管理丞相府的事情。
      至于朝堂上的政事,有没有丞相都不重要。
      或者说,没有反而会更好。
      大事皆由天子决,何乐而不为呢?
      随后,刘贺又给太常寺拟了一道相同的诏书:由太常卿、太常丞和掌故以此替补,代行太常之事。
      “如何,拟好了吗?”
      “拟好了。”
      “读给朕听一听。”
      “诺!”
      戴宗从头到尾都读了一边,所有的细节都没有问题,都是诏令该有的格式和行文。
      “好,没有其余的纰漏了。”
      “陛下,要盖印吗?”戴宗问道。
      “这是自然。”
      刘贺说罢,突然弯腰从安车坐榻的角落处,摸索出了一个方形木盒。
      他看四周无人注意,就打开了这个红黑相间的漆盒。
      传国玉玺赫然出现。
      “这……陛下,这是传国玉玺?”戴宗有瞠目结舌地问道。
      “正是,这传国玉玺可比朕的私印要好用多了。”
      “可是……”
      戴宗原本想提醒天子如此重要的“国之重器”不可轻易带出宫,但是却被刘贺摆了摆手挡了下来了。
      “此事不必过于担心,如今是丙卿掌管尚书署,这传国玉玺带出来也无人会发现的。”
      “更何况,朕是大汉天子,用一用传国玉玺,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戴宗一时不知道如何应对,因为他发现天子所说的十分当中,竟然有九分的道理。
      刘贺取出了传国玉玺,就在这车上将大印盖到了诏令上。
      他无数次幻想自己第一次独立使用传国玉玺的场景,总以为会盖在一道无比重要的诏令上。
      但是没想到,第一次使用传国玉玺竟然是在这无遮无挡的安车中,更是没有丝毫庄重肃穆之感。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几个月之前,在尚书署里,刘贺是在霍光慈爱关护的目光中,第一次碰到了传国玉玺。
      那个时候,两人真是情同父子。
      当时,刘贺确实曾经想过,也许可以和霍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达成一种平衡。
      但是遗憾的是,君权和相权天然对立。
      更不要说是已经开始侵犯到君权的相权。
      二者是一定不可能和平共处的。
      而刘贺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哪一道诏令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每一道诏令都非常重要。
      刘贺看着加盖好了传国玉玺的诏令,微微地点了点头。
      “将他们四人都叫过来吧。”
      “诺!”
      四个昌邑郎,下马就来到了天子车前。
      这四个昌邑郎身着全副的铠甲,面目并不能看得太清楚,但是刘贺仍然能够认出他们。
      “熊众、郧中,你二人带五十羽林郎,到丞相府宣读诏令,不管何人阻拦,皆可当场斩杀无论。”
      “唯!”
      “獾从,不敬,你二人亦带五十羽林郎,到太常寺宣读诏令,不管何人阻拦,亦可当场斩杀无论。”
      “唯!”
      这些昌邑郎曾经是昌邑宫里的恶奴,所以他们的名字都是贱名,连姓氏都没有一个。
      刘贺曾经想给他们都改成刘姓,但是前思后想仍然是作罢了。
      日后,他们如果能立下功劳,以贱名首字为姓氏,岂不是更加快哉?
      “记住,拿着这份诏令,你们就是朕的化身,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一切都要按诏令行事。”
      天子的这句话虽然只说了一半,但是却蕴含着许多深意。
      这意味着即使是丞相任宫、太常乐成、大将军霍光出面阻拦,这四个昌邑郎也要能有拔刀的勇气。
      在这实力相当的时候,谁多那么一点勇气,谁就可能在对峙当中取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朕希望你们是勇者,而不是弱者!”
      “唯!”
      “去吧,朕在未央宫,等你们凯旋。”
      四个昌邑郎再没有多说什么,行军礼而别。
      一百名羽林郎从车仗护卫中分了出来,在四个昌邑郎领带之下,如同两道红黑相见的水流,朝着丞相府和太常寺的方向流去。
      刘贺内心忽然有一些沉重。
      这些人能不能再见到,都说不定了。
      如果霍光要鱼死网破的话,那么这四个昌邑郎和这百余羽林郎,就会成为霍党祭旗的牺牲。
      按照之前的判断,霍光应该是不会动武的。
      但是,前几日,是霍光在越界;而现在,天子又何尝不是在越界呢?
      所有的判断都有滞后性,霍光做出什么反应说是有可能的。
      说不定,在几个时辰之后,长安城就陷入一片刀光剑影呢。
      “戴宗,如今的形式瞬息万变,太学反而更安全,你不必跟朕前去。”
      “你就留在城中,到昌邑邸去指挥昌邑孤儿,盯住中垒校尉、执金吾、大将军府、廷尉寺、左扶风和京兆尹等这些紧要的地方。”
      这些衙署,手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兵权,霍光如果要硬碰硬,这些地方一定会有异动。
      “诺!”
      “张安世此刻就在未央宫里,一旦有异动,立刻就去向他禀告,他知道该如何做。”
      武库、尚冠里、戚里、诏狱……张安世和王吉他们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安排。
      刘贺如今再提起,只不过是加一道保险。
      “陛下,既然形势如此危急,是不是回宫更稳妥一些?”
      “不可,这紧张地形势不知道要持续多久,朕难道就一直要呆在未央宫里,裹足不前吗?”
      “现如今,朕就是那把最锋利的那把刀,要在仲父的肚子里,搅一个天翻地覆。”
      “更何况,朕今日行的是光明正大的王道,做的事情无人可以质疑,就算仲父来了,也不能挡住朕的脚步。”
      “此事不可变。”
      说得虽然轻巧,但实际上刘贺已经拿出了必死的决心,说不定,活不过今日呢?
      “微臣明白了。”
      “去吧。”
      “唯!”
      (本章完)

第306章 朕是一把刀,要在仲父肚子里搅!(求订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