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天子梓宫前的册封礼(求追读)[2/2页]

朕非汉废帝 凌波门小书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霍光自然也看到了自己选的这个继承人,他步履稳健地走了过来。
      在刘贺的面前拜了下去。
      “下臣霍光问昌邑王殿下安。”
      “下臣问昌邑王殿下安!”在霍光的领头之下,百官站了起来,转过身子,对刘贺拜了下去。
      “大将军平身,众卿平身。”
      “诺!”
      所有人站了起来,连带霍光也退在了一边。
      刘贺平复了一下心情,走到了梓宫前,跪了下去,郑重其事地参拜了大行天子的灵柩。
      这一次,刘贺没有哭,毕竟哭的次数已经够多了。
      站起来之后,刘贺又转向了上官太后。
      “臣侄贺问皇后陛下安。”说着,刘贺跪在了上官皇后的面前。
      他低着头,等待着上官皇后的回应。
      但是良久之后,上官皇后始终没有说话,
      刘贺不免有些着急,难道这皇后也单独成了一党吗?
      “昌邑王向皇后问安了。”
      霍光的声音反而先传来了,听得出来,这话不是向刘贺说的,而是向上官皇后说的。
      又过了片刻,刘贺才听到一个柔弱至极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平身。”
      刘贺松了一口气,缓缓地站了起来。
      这两个字,代表着上官对刘贺的认可,哪怕这种认不出于自己的本意。
      接下来,所有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太常宣读了三公九卿以大行天子的名义拟出来的遗诏。
      “昌邑王贺忠孝双全,德行天下,宜入嗣宗庙,承续大统……立昌邑王贺为皇太子。”
      表面工作,这一路上已经都做足了,刘贺没有再假意推辞的必要了,他向着太常的方向跪了下去,用有些发抖的声音说道:“臣昌邑王贺德行菲薄,然天子有诏,宗庙大事,不敢不接。”
      刘贺接下了诏书,接着,太常就又把皇太子的印信交给了他。
      站起来之后,刘贺再次对着大行天子的梓宫和上官皇后行礼。
      随后,霍光带着百官向刘贺行礼。
      至此,刘贺再也不是昌邑王贺了,而是大汉帝国的储君了。
      刘贺安安稳稳地接过了遗诏,不只是他松了一口气,霍光也松了一口气。
      从刘贺走进大殿开始,霍光的视线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刘贺。
      至少在此刻,霍光对这个由自己挑选出来的大汉继承人是满意的。
      见面之前,霍光担心刘贺那癫悖的隐疾,但是此刻看来,倒不是隐疾,而是少年的荒唐癫悖罢了。
      不是病就好办,能慢慢教好的。
      他内心有把握可以像辅佐大行天子一样,辅佐好即将登基的新君。
      ……
      有了储君,整个大汉就有了主心骨。
      随后的十几天里,在皇太子刘贺的主持之下,大行天子的丧礼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往下推进着。
      繁文缛节,但仍然要礼仪周到。
      中间磕磕绊绊,难免会有些疏漏,终究也没有再出什么大的事情。
      元凤四年六月初十,庞大的送葬队伍将大行天子的梓宫送进了他的陵寝,谥号孝昭。
      从墓门被封闭的那一刻开始,刘弗陵成为了历史,走进了无限的黑暗中。
      人一生会死三次,皇帝也是一样。
      第一次是你生命结束的时候,第二次是你认识的人全部死去的时候,第三次是认识你的人全部死去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弗陵倒也仍然活着。
      只是他与这大汉帝国的关系会越来越弱。
      刘弗陵去了,刘贺来了。

第111章 天子梓宫前的册封礼(求追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