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6章 霍光盯上了昌邑王(求票)[1/2页]

朕非汉废帝 凌波门小书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王式为刘贺谋划未来的时候,远在数千里外长安的霍光,也在为大汉谋划着。
      ……
      入夜,未央宫并不宽敞的尚书署里,此刻寂寥无声。
      尚书署位于少府西侧,少府又在未央宫前殿西北方向一里左右的距离。
      此处是距离大汉帝国权力中心最近的地方,或者说,尚书署本来就是大汉帝国的权力中心。
      尚书令最初只不过是少府的属官,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负责在殿中发布文书,秩六百石,在中央朝廷属于末流,并不显眼。
      但是,孝武皇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特意选拔由宦官担任的中书和由士人担任的尚书,组成了中朝,专门协助天子处理政务。
      随后,中朝的规模逐渐扩大,又增加了御史、大夫、将军、给事中等官职。
      至此,中朝的地位就逐渐取代外朝,成为了大汉真正的权力中心。
      而尚书署更是中心的中心,完全凌驾在原来的上级“少府”之上了。
      三公九卿,都必须得有中朝的加官才算是上了“登堂入室”。
      否则不要说是参政,就是面见天子的机会都寥寥可数。
      充其量,只不过是被敬而远之的吉祥物罢了。
      霍光不仅是三公之一的大司马,还是大将军,是领尚书事,自然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
      此时,大汉帝国的这位“隐形天子”身穿着丧服,端端正正地坐在榻上,翻看着案上的奏书。
      因为还没有选出可以承续大统的人,所以天子大行的丧讯还不能公布于天下,但是,靠近权力枢纽的百官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消息。
      早上的朝议结束之后,霍光就一直呆在尚书署里,来自不同府衙的官员所写的奏书纷至沓来。
      这些奏书当然都与嗣天子的人选有关。
      而官员们大多数推荐的人选仍然是广陵王刘胥。
      理由还是那几条,无非是广陵王正值壮年,又是孝武皇帝仅存的儿子。
      霍光都一一把这些人的名字记在了一块木牍上。
      丞相扬敞、御史大夫蔡义等人的奏书还没有来,也不知道是没来得及写,还是想要避嫌,又或者想当墙头草。
      看来,这朝堂上有些人的位置确实要动一动了。
      难道就真的没有比广陵王刘胥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端坐了足足一个时辰之后,肩膀酸痛,脖颈僵直的霍光抬起了头,想要活动一下。
      他的视线忽然落在墙上那幅周公负成王图上,这是孝武皇帝亲手交给他的。
      于是,自然而然又回忆起了孝武皇帝大行之前嘱托他的一幕幕……
      突然,霍光猛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孝武皇帝在托孤的时候,对他还有另一个嘱托。
      不禁心头猛然一颤。
      孝武皇帝不只让自己辅佐好年幼的天子,还让他一定要善待李夫人的后代。
      想到这里,霍光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武帝宠爱李夫人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还把她的独子封在了富饶的昌邑国。
      孝武皇帝病重之时,燕王旦按捺不住性子,竟然要求带郎官来长安护驾,狼子野心昭然若是。
   

第86章 霍光盯上了昌邑王(求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