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误入木器坊深处[1/2页]

朕非汉废帝 凌波门小书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昌邑北城非常热闹,每次穿过这里的时候,刘贺总愿意把目光多停留在这些百姓的身上,看看他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变化。
      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刘贺从小就听说过很多盛世和明君的名字。
      史书上那些简简单单的文字给刘贺留下了一个印象,总让他认为盛世下的百姓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至少也是不愁吃喝的。
      然而来到这里之后,他才发现所谓的盛世,也只不过是一潭死水中偶尔泛起的一点点涟漪罢了。
      就拿这大汉来说,从高祖皇帝到当今天子,一百多年里,大汉历经九位天子,除了前汉少帝和后汉少帝没有什么作为之外,其余的天子都是明君,盛世也出现过几次。
      到了此时,正应该是民丰国强的时候。
      但是真正了解这里的百姓的生活之后,刘贺的幻想彻底破灭了破灭了,大汉确实够强,但是人数最多的百姓却仍然只能算是粗安罢了。
      江河泛滥、天灾频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连年用兵、田地荒芜、土地兼并、酷吏横行。
      百姓的生活虽然比以前好了不少,但是仍然没有迈过温饱那条线。
      真是应了后世的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大汉的天子都是昏聩之君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些天子大部都是难得一遇的明君,他们有不同的缺点,但是终究配得上明君的称呼。
      这就让整个事情变得吊诡起来了。
      最初,刘贺百思不得其解,想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后来,当他在脑海里回顾自己所看过的那些书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不管是大秦还是大汉,百姓日子之所以过得苦,即和天子有关,更和生产力有关。
      这也是刘贺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生产力上。
      让百姓吃饱穿暖,这是刘贺对自己的最低的要求。
      所以,每当刘贺在集市上看到自己给这??世界带来的变化时,他总会格外地兴奋,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停下来去问上几句,满足一下自己那小小的虚荣心。
      今天也一样,当马车经过一个木器坊的时候,刘贺看到了自己几个月前要求工官做的一批农具。
      这些农具是刘贺借助工官之手试造出来,然后再由田曹推给百姓使用,但是最后还得靠百姓们自己愿意仿制才行。
      刘贺伸手扯住了缰绳,抢在戴宗之前就把马给拽住了。
      “门下,怎么了?”
      “我在那边的木器坊里看到了不少新式的农具,我去看看,你驾车往前慢慢走,不用等我。”
      “此地人多,门下小心,千万……”
      戴宗的话还没有讲完,刘贺就跳下马车,朝着那个木器坊跑去,戴宗不敢走远,就把马车停在了路边。
      这个木器坊规模不小,买的是各色各样的木质工具。
      从孝武皇帝开始,大汉实行的就是盐铁专卖制度,从矿石开采、铁矿冶炼到铁器铸造、铁器销售,全部都由铁官负责。
      虽然在后来的盐铁会议中,取消了关内地区的铁官,但是关外的铁官任然保留了下来,因此民间就只能贩卖非铁制的农具了。
      这个木器坊是典型的前铺后院的布置,里面的部分是住家和工坊,外面的部分是店铺。
      而

第31章 误入木器坊深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