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练筋,炼劲[2/2页]

独掌道纪 白特慢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也叫做,金肌玉络,汞血银髓,水火仙衣跟周天采气。”
      梁老实笑了笑:
      “后面是府城的道官、仙师的说法,咱们武行的练家子没那么文绉绉。
      所谓练筋,就是把全身大块肉锻炼得结实饱满,反应灵敏。
      大成之时,可开六七十斤的大弓,赤手空拳搏斗虎豹豺狼。
      想要成为练家子,首先在于‘气血。
      体壮身强,面有血色,才能开始练功。
      通过站桩呼吸,逐渐感应,进而拿捏住。
      再以拳脚招式,淬炼‘劲力。
      出手有劲,力贯全身,可举起千斤大鼎,开碑裂石不在话下!”
      这些拜入武馆才能知晓的常识指点,白启牢记于心。
      他简单捋了一下。
      一练大关,分为“养出气血”、“感应拿捏”。
      最后才是“淬炼劲力”。
      自己靠着那本八段功,已经不知不觉要走到第三步了。
      “劲力怎么练?自然是用招式!
      内城十几家武馆,拳、掌、腿、爪,轻身步法,再到擒拿,无所不包。
      人不可面面俱到,精力有限。
      二十岁之前,能够把一门功夫的‘劲力淬炼好。
      练筋大成,迈入大关,就算‘出类拔萃了。”
      梁老实把玩茶杯,抬头问道:
      “阿七,你今年多大了?”
      “下个月中,就满十七岁。”
      梁老实颔首:
      “嗯,虽然起步稍微晚,可进度不慢。
      以你的根骨,三年之内,淬炼出一门功夫的‘劲力应该有望。”
      白启故意浮现一抹期待与激动,他知道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那条银沙鲤,究竟给得值不值。
      便看梁老头出手是否大方了。
      “你小子,听老夫说着没甚意思的废话这么久,终于来精神了。”
      梁老实打趣两句,神色郑重道:
      “五十两银子,对老夫、三水都不算多。
      但以你的家底而言,却是很重的心意。
      老夫生平不爱做占便宜没够的破烂事。
      你进武馆拜师,按照流程,二十两的茶水费孝敬完,做个学徒,也就得到一门入流的下乘武功。
      能养气血,感应拿捏,但,淬炼劲力是妄想。
      至少三年五载难有所成。”
      白启深以为然,他早在跟虾头聊天的时候,就做出过类似猜想。
      安身立命的好本事,绝没有这么容易就拿到手。
      去鱼栏、柴市、火窑卖身当苦工,一顿饱饭一餐稀粥,白干三年才算合格的“杂役”。
      然后再效力五年,当上“学徒”,才能跟着师傅学艺。
      熬个十年出头,成为“长工”,勉强就能养家糊口。
      “老夫投身鱼栏,因着根骨尚可,又立下几次功劳,蒙得东家赏识,传授一门中乘的‘鹰翻十八势。
      勤学苦练,八年乃成,迈进一练大关。”
      梁老实咧开嘴,提到过去往事,浑浊眼里迸出几分凶狠气。
      他把茶杯倒过来,三根鸡爪也似的干瘦指头,沿着杯底一转一绕,硬生生扣下成圆也似的“扳指”。
      白启脸上适时地现出惊色。
      武者开碑裂石是气力大,可手指发劲如刀剜,轻易切下杯底不伤分毫。
      这便很看功夫的火候了!
      “鹰翻十八势,也叫‘鹰爪翻子拳。
      手脚并重,架势较大,硬攻直进,放长击远……”
      小露一手的梁老实抬头瞅了瞅,像是嗓子眼被卡住了,半天不往下说话。
      白启心领神会,赶忙接过老头手里的茶杯,续足茶水,双手敬上。
      “老夫若有你这眼力劲,当年学拳脚的时候,搞不好也能成为亲传,压过杨猛那厮一头。”
      梁老实满意道。
      杨猛?
      杨泉他爹?
      白启默默把名字记下。
      “这门鹰爪翻子拳,乃是鱼栏从天鹰武馆买来全本。
      最多父传子,老夫不好教你。”
      梁老实像瓦肆说书人似的,一个包袱来回抖。
      听得白启眼角抽动,忍不住捏紧拳头。
      这老头,太调皮了!
      “不过嘛,老夫手里另有一门上乘功夫。
      是早年救过一位学医的老郎中,被他所赠。
      唤作‘金丹大壮功,又名‘劲气铁布衫!”

第十八章 练筋,炼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