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事。
     很多时候唱的都是革命,一些鼓励生产,鼓励劳动的歌曲。
     县的广播站,广播的一些节目也是,什么宣传之类的。
     叶鑫发和妻子没有离开,他们站在二楼。
     因为站的高望的远,支书,大队长,在他们的旁边。
     其他的队长之类的,只能在村委会的门口。
     那么多人来听,村委会的广场站满了人,连围场外面都站满了人,因为讲话的人在二楼,在外面的人也能看得到。
     只是声音比较小一点。
     不过他们是用广播的器材讲话,村子里比较远的也都能听得到。
     有许多人没有来,在家里,也能听得到声音。
     只是没有看的到现场有多少人而已,或者讲话有谁和谁?
     不过这一次有人来,而且还是熟人,一些年纪小,或者新嫁来的人不认识叶鑫发夫妻,还有一些新的知青不认识。
     经过了这几年,有能力的已经回城,没有能力的,怕熬不住,就在村里嫁娶。
     有人在这里安家,有人去了别的地方。
     每年都会有新的人来,因为这个村子比较大,条件也不错,公社就安排的多一点知青到来。
     当然也有人租房,买房之类的。
     支书如往常一样,宣传了一下党的政策。
     嘴里唠叨了一下,这是每一次会议最长的唠叨。
     然后到了大队长抓生产讲话,不过这一次讲话不是生产之类的,是介绍叶鑫发夫妻的到来,他们是什么身份的到来?
     他们是同乡,因为他们手拿文件,选择了他们这里成为一个基地点,种植药材制药的地点。
     当然也安排人帮忙收药材,晒药材之类的,还在他们夫妻供应的药苗开荒种植。
     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指导。
     当大队长一边说,下面的人一边听一边小声的议论。
     听说他们这里有收药材,只要去采药材,回来就有可能卖到钱,很多人都有点不相信,或者很多人都面露喜色。
     无论是种植药材,都药材还是制药?
     都需要一些人去干,这些人之中有可能是长期干的,他们干这些活就不用下田干活了。
     有许多人就想到了这一次文件下达,就是一个契机。
     谁不想到城里的厂做工人?
     无论是知青,还是村里的青年男女,或者是已经结婚生子的,壮劳力,认为自己还能干的人,他们都想拥有一份工作。
     让家里人富起来的工作,有了工作,有了钱,就会让家人过得更好。
     有了一份在家这么近的地方的工作,以后嫁娶之类的,还真的有了高的条件。
     叶鑫发和妻子是技术人员的身份,是教人制药,还有一些种植药材,做肥料的技术指导。
     他们不需要亲自去做,只是指导选出来的人去做就可以。
     至于他们要什么的药材?如何晒?如何泡制?
     这都是要教人的,只要教会了培养一部分人出来,他们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
     也就可以完成他们的任务。
     因为还没有采药,也还没有选出制药的场地,晒草药的场地。
     叶鑫发和妻子当然不想,把自家的房子用来制药,用来制作药品的场地,晒药材的场地。
     村委就必须要选择房子,在这里,村委的广场,其实也可以晒药材,可以收药材。
     或者是每一个队的计分室,从那里把药材收来,然后在这里凉晒,在这里制药。
     反正这里有大锅,其实制药可以选择煮饭的锅。
     不过这样的条件太过简陋了。
     叶鑫发来之前,叶俊銮就给他们购买了很小型的制药机器,这一种制药机器,只需要电就可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是比较小的机器,用起来也方便。
     熬药材,也可以用电饭锅,用心的锅。
     没能找到更好的条件,就用煮饭的锅也可以。
     只要清洗好就可以。
     制成药丸的机器,他会选择在某个时候拿出来。
     叶鑫发来之前就写了计划书,安排多少人?
     除了他们夫妻,当然会有官方也派人来。
     这所谓的官方,当然是那些制药的研究人员。
     他们夫妻也不能什么都包了,也没有想过带出徒弟饿死师傅。
     在这个年代,为人民服务,为官方服务。
     他们夫妻是第一批来。
     在这里已经写明了,需要多少的人?
     有想成为收药材,晒药材,制药的人员,或者是登记,各种助理之类的,可以参加考试。
     考试的当然是文化。
     小学以上的能力,之所以是按照小学以上的能力,这已经放低了要求了。
     毕竟高中生,初中生都有,是因为小学生是最低的要求只是给村里的一些人员更多的,成为工人机会。
     至于没有小学以上学历的,他们只能,想法是种植药材的地方,开荒的地方,能不能也参加一下?
     毕竟在基地种植药材,有可能也能学到技术。
     这一次的选拔,是在今晚上下了工,晚上开始。
     之所以给大伙一点时间,那是给大家一点考虑的时间。
     毕竟有些人可能是走亲戚,又有可能有些人在外面读书。
     有这么好的一个工作条件,当然,也有许多人想要争取。
     也有知青请了假的,没有通知到位。
     这个下午,无论是到外面是上学的,还是走亲戚的?
     又或者是请了假的一些人,都给他们通知考虑的时间。
     第一批人选择的并不多,每个工种也只不过选择一个人。
     这次小型的培养,为之后扩大培养人才。
     也可以说第一批是元老,选择的条件苛刻一点。
     进行考试,也要文化课高一些。
     已经说了小学以上能力的,那么,初中和高中的已经妥妥的。
     不过考试的不同工种,决定了这些人有所选择。
     到了时间,那些上工的就散了。
     有的人专门请假,去通知请了假的那些人回来。
     却有的在办公室打电话,让那些读书的回来。
     叶鑫发和妻子,在下午他们和支书,大队长决定了几个地方,用来做这些事情。
     到了快要晚上,官方的人员已经派了一些人来。
    喜欢。
  

第475章 被招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