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0章 再次登上日报,火车卖货计划[2/2页]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四条腿的小白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那些领导们在听说能合理合法挣钱后,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别看铁道职工工资很高。
     但是经常一个人养活一家人,并且还有四五个孩子,日子也过得很难。
     作为领导不为下属谋福利,那还不如回家卖红薯。
     在利益和方便乘客两种要素的驱使下,前门机务段物资科很快便通过铁道上的采购系统,以前门机务段的名义购买了大量京城土特产。
     前门机务段的乘务员们都接到了通知,下了班之后,乘务员们来到教育室内,在佘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了特别培训。
     乘务员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卖货的事儿,都有点放不开架子。
     她们是正式职工,哪能干卖东西这种埋汰事儿啊。
     啥?
     给抽成!
     干了!
     乘务员们在听说有丰厚抽成之后,声调顿时大了起来。
     毕竟跑一趟车,能挣一盒雪花膏,哪个大姑娘能不爱呢?
     李爱国则抓紧时间制作火车卖货的必备神器——小推车。
     小推车结构很简单,李爱国作为机械大师,只花了半天功夫就绘制出了图纸。
     然后整备车间几十位钳工,锻工,电焊工齐上阵,又花了半天功夫,就制成了五十辆小推车。
     为了火车卖货能够取得开门红,邢段长特意请李爱国给那些乘务员们来一场现场教学。
     疾驰的列车上,拥挤的车厢里,乘客们正满怀期待,准备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突然一道充满磁性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
     “白酒方便面瓜子,把腿收收,各位让一下。”
     那些乘客都好奇的看着李爱国以及他推着的那辆小推车,小推车上摆满了各种副食。
     “同志,这是啥啊?”一个身穿中山装的大背头站起身,好奇的打量小推车。
     “商品啊,我们铁道为人民服务,为了便于乘客购买所需要的商品,特意开展送货上门服务。”
     乘客们好奇的目光中,伴随着火车车轮撞击轨道的背景音乐。
     李爱国拿起一包方便面,唱和道:“咱们这趟列车抵达目的地,需要两天两夜,这么长时间,怕是要饿坏你的肝,饿坏你的胃,饿得你半夜没法睡,饿得你前胸贴后背~”
     此话一出,本来不饿的乘客,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
     “哎吆,我还真忘记带吃的了。”
     大背头很大气的从兜里摸出三毛钱买了一包铁道红星方便面。
     “收您三毛,餐车有热水,您可以去买茶票。”
     人有从众心理,见有人购买了方便面,其他的乘客们纷纷举起手。
     “同志,给我也来一包。”
     只是一个车厢,方便面瓜子都销售一空。
     站在车厢连接处的白车长和几个女乘务员看得目瞪口呆。
     赵雅芝说道:“以往咱们的方便面是销售最好的商品,一趟车也只不过卖几百包,要是照李司机这样搞下去,肯定能卖上千包。”
     “最关键的是连瓜子都卖掉了,火车上人舍得卖瓜子的没有多少。”赵友玲心中也充满了佩服。
     她总算是明白赵雅芝为什么没有名分也要跟着李爱国了,这样的男人,谁能不爱呢!
     李爱国也没有想到乘客们会如此热情,仔细一想就明白了。
     这年月的人们比后世朴实很多。
     再说了,到供销社里买东西,还要挨白眼,现在送货上门,哪能不高兴?
     趁此机会,李爱国决定干一把大的。
     他冲赵雅芝招招手,赵雅芝又推了一个小推车走了过来。
     这辆小推车上装满了贵重商品。
     包括木梳,皮带,魔都家庭工业社生产的豆蔻洗发香波这些商品的利润比食品高多了。
     在装配商品前,就连邢段长也没有信心。
     所以只装了两小车,期待早火车抵达目的地之前,能够卖掉就行了。
     “李司机,卖不掉的话,别勉强。”赵雅芝知道男人是个要强的人,有些担心的说道。
     “放心吧,等会你就明白我真实的实力了!”
     李爱国不是吹牛的人,拿起一把梳子大声说道:“南来的北往的,您看好嘞,这是塑胶厂最新产品,高科技化学梳子。
     买上一把送父母,养育之恩补一补;
     买上一把送亲朋,相互之间增感情;
     买上一把送丈母娘,她说女婿就是比她儿子强;”
     一番俏皮话,吸引了不少乘客的注意。
     有位身穿毛呢褂子的大姑娘好奇的问道:“同志,你这梳子质量咋样啊?”
     “长江水浪涛涛,千家万户都需要,长江水浪打浪,买咱的梳子不上当。”李爱国拿起梳子晃了晃:“不骗人民不骗党,合格产品才出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要我们的产品一出厂,那些木头梳子马上就要没人要了。”
     噗嗤!
     大姑娘笑得前俯后仰。
     她捂着小嘴翻个可爱的白眼说道:“这梳子要是有你说得一半好,那就烧高香了。”
     好家伙,碰到挑剔的顾客了。
     “从古今到中外,从民国到现在,你没见过梳子折不坏吧。”
     李爱国拿起梳子拧了几下,熟胶梳子被拧了个过,竟然没有丝毫变化。
     “瞅见了吗?十年八年用不坏,还可以传给下一代,虽然不是传家宝,人人可少不了。”
     大姑娘被这一幕惊呆了,忍不住问道:“多少钱一把?”
     “三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三块.”要是在平时,大姑娘肯定不会花如此贵的价格买一把梳子。
     但是现在嘛.她有些心动了。
     这时候,一直站在她旁边的年轻男同志看到心爱的姑娘动心,直接从兜里摸出三块钱递过来。
     “同志,来一把。”
     “哎呀,小张,太贵了,木梳子才两毛钱。”
     “杏儿,只要你喜欢,再贵我也帮你买。”
     “讨厌~”
     嗯,跟后世一样,女人才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大姑娘接过梳子,皱起眉头:“同志,你不会专门给我挑一个质量不好的吧?”
     “一个爹一个娘,一个拇指一个长,个个都一样的,你也可以用力来折一折,检验一下。”李爱国拍着胸脯子道。
     大姑娘这才满意的坐下。
     年轻人看着大姑娘,压低声音说道:“杏儿,这次回到云南,我娘想见见你。”
     “再等一阵子吧,我工作还没安排好呢,没有心情谈论结婚的事儿。”
     大姑娘脸色逐渐冷淡下来,将梳子装进帆布包中。
     李爱国看得直摇头,男人啊,难人啊!
     这事儿跟他没关系,谁让人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梳子在李爱国嘴巴里成了送礼的佳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就在乘客们刚做会座位上的时候,发现李爱国手里又多出一根皮带。
     “不怕刀不怕刮,皮带质量顶瓜瓜,不怕锤不怕砸,不怕扭来不怕拉,走一走转一转,买条皮带三块钱,三块钱买条皮带用八年我说好不算好,大家眼光是领导。”
     赵雅芝总觉得李爱国看向乘客们的眼神,就像是大灰狼看小白兔的那一种。
     二十分钟,三节车厢,六十多包方便面,十把化学梳子,五根皮带。
     按照机务段的抽成规定,刨去成本,131包乘组能分到十块钱,每个乘务员能分到五毛钱。
     这个成绩让乘务员们都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赵雅芝掰着手指头计算:“二十分钟五毛钱,一天二十四小时,咱们岂不是能挣三十六块钱?”
     李爱国:“.”
     他觉得这个小妇女的内心越来越膨胀了。
     乘务员们虽然知道拿不到三十六块钱,个个都是信心高涨。
     只不过她们卖货的效果远远不如李爱国。
     销售出去的商品大部分都是食品,像木梳和皮带这种高利润商品竟然一个也没卖出去。
     白车长找到李爱国提出一个好主意:“爱国,还得麻烦你,把你卖货的那套说辞,写下来,我让乘务员们背下来。”
     李爱国一口答应下来。
     只不过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
     他的那套东西是根据后世火车乘务员卖货总结出来的,跟这年月的背景还是有点出入。
     如果找到专业人士——小黑胖子于二,由他来编纂卖货口诀的话,效果肯定更好。
     小黑胖子是相声演员,搞这个也算是专业对口。
     自从李爱国把运货的任务交给赵雅芝之后,为了避嫌,就很少跟小黑胖子见面了。
     津城火车站。
     交接完货物之后,李爱国喊住了小黑胖子,把编口诀的要求讲了一遍。
     “卖货?那是我的拿手好戏啊。”小黑胖子最近日子过得不错,整个人又胖了一圈。
     他一口答应下来,然后告诉李爱国:“爱国兄弟。”
     “喊叔。你忘记你当着那么多人面,称呼自己是我的大侄子了。”
     “.”
     小黑胖子明知道李爱国占他便宜,却还是捏着鼻子叫了声叔。
     “叔,侄儿要结婚了,您这个当叔的,是不是应该送一份重礼啊。”
     “啊?”李爱国神情大变,拍拍小黑胖子的肩膀:“于兄弟,你放心,咱们哥们肯定不会亏了你。”
     “.”
     小黑胖子觉得李爱国的辈分实在是太灵活了。
     询问了小黑胖子结婚的日子。
     李爱国计算了一下,正好自己当天休息,便答应亲自前往津城,为小黑胖子贺喜。
     从津城返回京城的旅途中,李爱国再次客串了一把售货员,教那些售货员销售秘诀。
     “售货员要胆大、心细、脸皮厚,加上笑容,才能精准拿捏。
     人在陌生环境时,都天生具备警惕感。
     当有一个人打破宁静时,其他人将解除戒备,纷纷效仿,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也叫作羊群效应。”
     那些乘务员们个个听得双眼放光,她们没有想到只是卖货,还有这么多奥秘。
     傍晚时分,李爱国揣着五块钱分红,骑着自行车往家赶去。
     今天挣了大钱,自然要吃好一点。
     顺道拐到菜市场,买了两斤青菜,二十个鸡蛋,一只大公鸡。
     没办法,拥有五块钱的人,就是这么豪横!
     此时大院里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许大茂拿着报纸堵住了贾家的大门。
     “贾张氏,你诬陷爱国兄弟偷盗机务段粮食,现在报纸上登出来了,人家李爱国是在搞研究!”(本章完)
    喜欢。
  

第460章 再次登上日报,火车卖货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