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59章 方便面走向世界,李爱国拯救玉米种子,人人日报专访[2/2页]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四条腿的小白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话,才可以在全国推广。”
     李爱国也听说过农业部近期要建一个搞科研的农科院,统筹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想到竟然真遇到了农业科学家。
     现在育种玉米被偷了!李爱国的神情顿时严肃了起来。
     围观的乘客此时也骚动不安起来。
     他们虽不清楚育种玉米的重要性,倒是也知道那玉米不一般,估计能值二十斤玉米呢!
     但是并没有人将玉米送回来。
     李爱国目光环视那些乘客的脸上划过,突然抽出了手枪举在了手里。
     “你们也知道了,那个玉米是育种玉米,关系到咱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你们谁要是敢吃进肚子里,就算是剖开肚子,我也要把它找出来。”
     一听说关系粮食安全,乘客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纷纷后退一步。
     车厢顶部的吊灯滋滋响了两下,气氛瞬间压抑下来,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哗啦,子弹上膛的声响,在每个人耳边回响。
     终于,站在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举起了手。
     “同志,误会,误会啊,我没有想到那是啥育种玉米。”年轻人哭丧着脸说道:“我看到那玉米又大又圆,加上没有吃早饭,所以就拿走了。”
     老农民专家就像是一头猛虎冲上去,一手攥住年轻人的脖子,乌黑的大手就要朝他嘴巴里抠去。
     “啊,你吃到肚子里了,你给我吐出来。”
     李爱国还是第一次见到老实人发火。
     “没,没,大叔,我还没来得及啃呢!”那年轻人吓坏了,连忙从帆布袋子里取出一个玉米。
     老农民专家看到玉米,抢过来,仔细观察片刻,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李爱国收回了枪,让赵雅芝把老农民专家带到宿营车,免得玉米再丢了。
     至于那个年轻人,虽然差点酿成大祸,但是他本质上也算不上坏人。
     之所以偷玉米也是饿急了,被乘警带回去教育了一番。
     下了车之后,老农民专家再三对李爱国表示了感谢。
     “李司机,我姓吴,这里是我家的住址,有空到我那里玩,玉米管够。”
     “.再见。”
     看着李爱国的背影,吴教授紧紧把麻布袋子抱在怀里,心中充满了庆幸。
     这些玉米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重要。
     为了搞出这根玉米棒子,无数人付出了多年的心血。
     在最开始的时候,受到摩尔根遗传学派受到米丘林学派的排挤,全国杂交玉米育种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吴教授他们这些人,只能以从事玉米栽培教学工作为掩护仍然坚持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培育工作。
     花费了数年的功夫,总算是培育出了可以比普通品种增产30%~50%的双交种。
     眼看着就能够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了,现在竟然差点被人当普通玉米棒子啃了!
     多亏了这个姓李的小司机。
     要不是他当机立断,掏出手枪的话,那个家伙肯定不会站出来。
     李爱国也没有想到,一个无心之举,竟然挽救了后世流芳的玉米品种。
     身为火车司机,他依然每天驾驶大火车,奔驰在乌黑的铁轨上。
     这天,李爱国刚开着火车回到机务段,就接到了教育室主任的通知,上面有记者来采访。
     教育室的会议室内,李爱国看到那个记者,顿时乐了。
     此人正是记者赵宁。
     赵宁今天不是独自一人过来的,她身旁还有三位年纪稍大的记者。
     她们都身穿灰色女式中山装,胸前别着像章,让本来就压抑的会议室内,显得更加严肃。
     赵宁接触到李爱国的目光,给他眨巴眨巴眼.
     李爱国还没有跟赵宁建立足够深厚的默契,也搞不明白赵宁是什么意思。
     但是却知道这女人深不可测,很凶很不好惹。
     她都不干乱动、乱说话,由此可见这几个中年女记者身份不凡。
     在不明的环境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李爱国直直的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
     而那几位女记者似乎对李爱国的表现很满意,为首的周主编主动介绍道:“爱国同志,我们是日报的记者,我姓周,伱可以称呼我为周副主编,这次来到机务段,是要对你进行一场专访。你不用如此紧张。”
     日报的副主编副部级别领导难怪赵宁不敢吭声。
     李爱国倒是有应对的经验。
     他表现跟周主编期待的那样,一个标准的工人,老实、木讷、不善言辞、甚至还有点倔强。
     在专访中,李爱国有几次还特别犟劲的纠正了周副主编的说辞。
     以至于赵宁紧张地攥起了小手,为这个粗鲁的工人担心。
     却发现。
     这位面对地方大员都敢毫不留情面、高声呵斥的周副主编,面对李爱国的态度却好极了。
     “小同志,不用慌张,你慢点说,不要用紧张。”
     “如果你想抽烟的话,我这里有烟。”
     “唉,你们工人师傅们真不容易啊。”
     如果说周主编现在是李爱国的亲姨,赵宁也相信。
     她有点想不明白,这个糙汉子就是一个火车司机,只读过中专,怎么能得到周副主编这种人物的青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他太狡猾了!非常的滑!
     “爱国同志,你是如何发明方便面的?”
     李爱国点上一根烟,当着周主编的面,大声说道:“周姨,你也知道我们火车司机,在长途行车的时候,经常吃不到热乎饭。还有一些火车上面没有餐车,乘客们在旅途中不得不啃凉馒头。
     我家那个败家娘们,特别喜欢吃馓子。
     有一次,在看到她炸馓子的时候,身为机务段工人的我突发奇想,要是把面条用油炸过之后,是不是就能保存很长时间,并且能当做主食呢!
     那样的话火车上的工人和乘客就不用饿肚子了。”
     钢笔尖有些颤抖,周主编神情有些动容,重重点点头:“你就是根据炸馓子发明方便面的啊。果然,奇迹是由人民创造的,这句话有深刻的道理。”
     “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爱国同志,你用亲身的经历,践行了这个道理。”
     那几位记者也频频点头,对李爱国的说法并没有感到任何疑惑。
     此时在东瀛。
     一个落魄的中年人,正在家里翻阅来自内地的古籍,看到有关伊面的记载,他双眼放出光芒。
     “伊面.用开水冲就可以食用的面.要是把它偷过来的话,是不是可以挣一大笔钱呢?不过得想一个好理由”
     落魄男眼神中闪烁出一丝贪婪,扭头看向正在炸天妇罗的妻子。
     阿嚏,落魄男打了个喷嚏,感觉到有点冷。
     另外一边,前门机务段的大会议室内。
     采访已经接近尾声,周副主任赞叹的点点头。
     “李司机,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践行了劳动的伟大,方便面是劳动人民的食物,将来肯定会受到人民的喜欢。”
     如此高的评价!
     赵宁诧异的看向李爱国。
     周副主任的位置,决定了她的态度并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态度,而是代表了.
     赵宁是专访小组中,负责整理材料的专员,其实并没有把方便面放在眼中。
     在她看来,方便面只不过是便于携带,味道其实一般,能够登上头版已经算是破格了。
     没有想到竟然能跟劳动联系在一起.
     赵宁看着李爱国,一下子觉得他的身影高大了不少。
     比起那些大院子弟,这个年轻人更有能力,更有前途。
     当初本来有几位,只不过全被自己那无聊的自尊心耽误了。
     赵宁觉得当初能主动一点的话,压根没有那个小裁缝什么事儿了。
     可惜了.
     “关于方便面的发明,爱国,你还有什么有补充的吗?”采访临近尾声,周副主编亲切问道。
     李爱国接着说道:“在发明方便面的过程中,我们前门机务段的邢段长,几个副段长,包乘组的曹师傅,刘清泉.机务段整备车间的章主任.”
     一连说出十几个名字后,李爱国歪着脑袋想了想,又突然说道:“还有前门机务段派出所的周克同志,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
     看着赵宁记录下来的十几个名字,记者们沉默了,周主编抬起头看向李爱国:“爱国,别人我都能够理解,但是,周克是个铁道公安同志,他提供了什么帮助。”
     “周克负责试吃。”李爱国理直气壮。
     噗嗤,此话一出,那几个记者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赵宁的心却提到了喉咙眼,她生怕李爱国惹怒了周主编。
     周主编并没有生气,反而和煦的笑笑:“能够不忘本,不居功自傲,爱国同志,你是个真正的工人啊。”
     “那这些名字能写上吗?”
     李爱国决定等报道发布后,讹诈周克二斤大白兔。
     “.恐怕是不行。”周主编压低声音,挤吧挤吧眼:“爱国同志,这次对你的报道,是要放在头版,并且还要发表在海外版上”
     周主编话说一半,李爱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陪同李爱国的佘主任差点从凳子上跳了起来。
     日报的头版!!!
     佘主任的认知中,已经没有词语来形容了。
     因为头版的文章超越了她的想象力。
     送走了周副主编一行人,佘主任还没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
     她看到李爱国站起身准备去浴室洗澡,好奇的问道:“李司机,你不知道紧张吗?”
     “紧张?紧张什么!我就是一个工人,就算是说错了话,那些领导也不会介意,对吧?”李爱国眨巴眨巴眼。
     佘主任顿时明白过来了,这小子表现得如此粗鲁,看来是早有准备。
     (备注,农科院成立于1957年3月1日)
     (本章完)
    喜欢。
  

第459章 方便面走向世界,李爱国拯救玉米种子,人人日报专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