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津城与京城相距100多公里,自古以来交往极为频繁,火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连接枢纽。
     民众中甚至有一个貌似不起眼的顺口溜——“津北杨,张落廊,万安黄,丰永通岔正阳旁。”
     说的就是当时从津城到京城火车的所有车站。
     顺口溜出现的原因是:当时的火车确实是不报站的,乘客如果记住这个顺口溜,一站一站数,勉强也不会错过站。
     解放后,为了服务群众,在火车出发前,播音室都会播报前方站台,为民众避免了很多麻烦。
     “各位旅客同志请注意,前方到站丰台站,请准备下车的同志,携带随身行李”
     大喇叭里传来张雅芝高昂的声音中。
     131次列车经过通丰台站、永定门站、通州岔道站、正阳门站,没有任何意外事情发生。
     李爱国也逐渐放松下来,抽出一根烟,惬意的抽起来。
     看来在这个牛马蛇神不敢露头的年代,就连竖旗的定律也失效了。
     两百天安全行车记录.稳了。
     突然。
     负责了望的副司机刘清泉大喊道:“报告正司机,外面下雨了。”
     李爱国扭头瞅瞅侧玻璃。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下雨很正常,不用担心。”
     副司机刘清泉也不以为然。
     天气变化无常,列车在外面奔波,经常会遇到下雨、下冰雹、下雪的天气。
     只要铁轨通畅,就不会出事。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雨越下越大,狂风肆虐,势不可挡。
     像是有一张大手天空中进行了素描加工,原本蔚蓝的天空被涂成了乌黑。
     只是片刻功夫,列车就像是从白天驶入了黑夜。
     啪嗒啪嗒的雨滴,打落在车玻璃上,让人心生厌烦。
     下雨倒是不怕。
     关键是外面的风很大。
     李爱国透过车窗,看到一颗小树拔地而起,在天空中遨游。
     他果断的拉下了大闸,车轮跟铁轨产生摩擦,火车的速度缓慢下降。
     刘清泉注意到车速下降,从车窗外缩回脑袋。
     外面的雨很大,只是片刻功夫,他的头发已经湿透了,鼻子眉毛上也都是雨点。
     他边抽出毛巾抹掉脸上的水滴,边大声说道:“正司机同志,车速降这么低,咱们肯定得晚点,白车长肯定有怨言。”
     列车长最讨厌的就是晚点。
     倒不是会被机务段处罚,而是乘坐列车的人,谁不想早点回家?
     看到列车晚点,乘客们难免会心生怨言,乘务组要承受乘客的抱怨。
     李爱国道:“晚点总好过出事儿,外面的风太大了,道路两边的大树很可能会被刮倒,咱们还是得多小心一些。”
     “明白了,我一定做好了望工作,保证不会出事。”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刘清泉立刻冒着风雨把脑袋伸出了外面。
     至于列车长.她只是列车长,又没办法命令司机组。
     刘清泉很快就感觉得自己有点托大了。
     外面的雨滴又急又猛,打落在脸上,就跟刀子似的。
     并且雨水还拼命的往眼睛里,嘴巴里灌,只是片刻功夫,他就坚持不住了。
     “正司机同志,不行咧,不行咧,外面的雨太大了,我老刘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雨。”
     刘清泉缩回脑袋,立刻拿起毛巾拼命擦脸。
     李爱国此时已经把车速下降到了极限,车速不能再降低。
     在行车的时候,列车的速度可以下降,但是不能停车。
     一旦停车,等回到机务段,就得写材料向段里面说明情况。
     严重一点的话,还得挨批评。
     李爱国转过身看看司炉工老郑。
     “郑师傅,麻烦你跟刘师傅轮换了望。”
     这会车速很低,司炉工并不需要时刻往里面填煤,老郑应了一声,接过了刘清泉的位置。
     就这么着,两人轮换了望,列车在风雨中行驶了十几公里。
     在路过一个检修站的时候,车尾的运转车长通过消息条,汇报了列车晚点的消息。
     具体晚点多少时间,并不确定。
     车厢内。
     白车长把原本该在休息的乘务员们都喊了起来。
     做好服务工作,挨个车厢的跟乘客们解释。
     这年代的人们普遍比较淳朴,乘客们看到外面下了大雨,知道其中的利害,纷纷表示理解。
     压根就没有人提出晚点要赔偿之类的要求。
     白车长看到列车内局势稳定,稍稍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向窗外的乌黑的天空。
     现在一车人的安危,全都指靠在司机组同志身上了。
     火车头内。
     李爱国紧紧攥住大闸的手柄,时不时的扭头看向刘清源,等待突然事件的发生。
     一直到外面的大雨逐渐稀疏起来,也没有事情发生。
     此时距离黄村站、只有不到三十多里了,李爱国的心情逐渐轻松下来。
     “看来白车长的乌鸦嘴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刹车!刹车!刹车!”
     耳边传来刘清泉的惊呼声。
     李爱国几乎来不及思索,手掌在肌肉记忆的作用下。
     猛踩汽笛,一把闸“撂非常”(大小闸同时拉下,紧急刹车)。
     列车巨大的惯性,推着已经被闸瓦抱死的车轮与钢轨剧烈摩擦,瞬间发出刺耳的响声,列车下飞溅出一路火花.
     列车的车厢内因为突然的刹车,一片人仰马翻,行李架上的包裹也掉落了下来。
     白车长正在巡视车厢,猝不及防之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板上。
     张雅芝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白车长,你没事吧?”
     白车长顾不得自己,神情惊恐的看着车窗外:“是,是不是出事了?”
     话出了口,她就觉得自己的问题有点傻。
     如此激烈的刹车动作,火车司机只有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才会做出来。
     好在现在列车只是刹车,并没有发生碰撞。
     白车长想到这里,脸色顿时煞白起来,紧紧攥住扶手,心中默默期盼列车赶紧刹停。
     张雅芝也意识到了,牙齿紧紧咬住了嘴唇,咬出了血丝。
     现在开火车的可是李爱国
     车厢内本来喧嚣一片的乘客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神情都紧张,眼神惶恐不安。
     火车头内。
     刘清泉在李爱国作出刹车动作后,继续大声惊呼:“报告正车长,前方有人挥动旗帜.不是旗帜好像是破褂子。”
     “距离多少?”
     “七八百米。”
     李爱国闻言顿时松了口气。
     “一辆满载乘客的列车,重量在四千五百吨。
     车轮和铁轨的摩擦系数是0.17。
     目前列车时速是30公里每小时。
     根据摩擦力公式可以计算出刹车距离是五百米。
     咱们肯定能及时刹住列车!”
     刘清泉和郑师傅听得目瞪口呆的。
     一个脑袋伸在外面,任大雨拍打在脑袋上。
     一个手持铁铲愣在了锅炉旁边。
     这哪里是火车司机啊,就这计算水平,足以去当数学老师了。
     啥?
     老师的福利待遇,远不如火车司机?
     那算了。
   

第184章 出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