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松听到她话先是震惊不已,看着她。
发现她说话的表情无比正色后,沈如松眉眼舒展开,露出一个浅淡的,期待的笑容,“好。”
“走,去我书肆瞧瞧去,我家书肆有许多书。”张老板大喜啊。
没想到买个发带还有生意上门。
希望沈如松选多点书,能把自己今日的损失给补回来!
张老板很是热情的拉着沈如松去往书肆。
黎琉也准备去瞅两眼。
留下罗白一个人在铺子中。
这才刚开门,没几个人来,自己还把忠六和忠七留给了罗白,他应该忙得过来吧。
黎琉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甚至还跟张灵铃搭上了话。
“你父亲只有你一个闺女?”
张灵铃点头,“对啊,我爹娘成亲二十载是生下了我一个女儿,他们都极其宠我。”
说着,张灵铃还骄傲的抬了抬下巴。
倒是挺可爱的。
一看就是娇宠着长大的姑娘。
黎琉询问下得知张灵铃快十六岁了,定的亲事是镇上大酒楼的少东家,那家也是个有钱人,准备过段时间去县城也开个酒楼。
女子只要过了十五就要缴纳五倍的人头税,而张老板虽然卖书说到底也是个商人,商人的人头税极高,一年要给自家闺女缴纳的人头税恐怕不低于十两。
够普通普通人家生活一年了。
还有平常张灵铃各种买首饰,买衣裳的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张老板对这个闺女可真是宠爱至极。
能把女儿宠成这样倒是挺罕见。
几步路就走到了书肆。
黎琉问沈如松,“你想看什么书?”
“有《春秋》么?”沈如松看了一眼最外侧的书架,发现没有自己想要的书籍后,问张老板。
张灵铃那眼睛瞪圆了,“《春秋》你买来干嘛,那东西是那些仕大夫看的。”
黎琉也知晓春秋是科举必选修的五经之一。
《诗》《书》《礼》《易》《春秋》。
靠举人的时候得从这五科里选书来修,《春秋》又是这五科里最难的,难在于,它记在了春秋各国两百四十年间各国大事,而它的作者就有足足数十人,每个人的师承不同,见识不同,却著同一本书。
也就导致了它其中一些尖锐观点会自相矛盾。
张三说这观点好,李四说这观点不好。
它字数是五经中最多的,足足一万八千字,每次科举选《春秋》的人少之又少。
这书逼格有点高。
黎琉看了一眼张老板僵住的表情就知道张老板没有这书。
张老板脸上虽然还带笑,但心中却在想:又是一个没读过正经书的半大小子,不知从哪听说了《春秋》的名声便想看。
那《春秋》是写给你这种半大小子看的吗,人家是用来科举的,别说我这没有了,就算是县城的书肆也很少有这书的存货,基本上一有就被买走了。
&nbs
第57章 书肆买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