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满打满算,数十万两白银还是有的。
也难怪徐妙清会如此吃惊了。
她虽然是魏国公徐达之女,但也从未一下子见过如此之多的财物!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这一次的贺礼而已!
朱桂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也就这一次了,一锤子的买卖而已。”
“倒没什么可稀奇的。”
“再来看看别的。”
朱桂接下来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大同府的几个秘密研发基地,还有大明水师那里,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财物,因此,他倒没怎么放在心上。
反正这些财物,早晚都是要用掉的……
“桂哥哥,府内的积蓄也不少呐,你瞧,这几本账簿,记载的不都是以前你开辟的那些生意么?”
“我刚才翻了一下,发现每个月都能有一大笔收入。”
朱桂接过来一看,顿时乐了。
当初他发明的新盐、新式煤炭等等,虽说售卖价格很低,但胜在薄利多销,细水长流之下,每个月的利润倒也极为可观。
“嗯,这几门生意,算是咱们吴王府的独门生意了,也没其他人能做。”
“有这些收益,也是很正常的。”
朱桂笑眯眯的翻阅着账簿,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自己的身家,竟然已经如此富裕了吗?
由于朱桂骨子里的现代理念,他对商贸之事十分重视。
因此,不仅大同府的商业十分兴盛发达,王府上的商队也发展十分迅速,行踪几乎遍及了整个大明!
甚至远至西域、南洋!
在这种情况下,每年的收入自然相当丰厚。
正当二人乐呵呵的查看账簿时,小朱??或许是饿了,吧唧了几下嘴,突然开始放声大哭起来。
徐妙清连忙放下手中账簿,开始给他喂奶。
而朱桂看着这一幕,心中那份幸福感,简直都快要洋溢出来了!
……
“嗯?有多国使臣来贺?”
朱元璋在听到礼部尚书的禀告以后,顿时有些疑惑:“都有哪些国家啊?”
于是礼部尚书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有西边的乌斯藏诸部,哈密,南方的暹罗、吕宋、安南,东边的朝鲜等等……”
听到这里,朱元璋顿时冷哼一声:“朝鲜居然还有脸派人前来庆贺!”
“朕让他们去打wo国,就打成那副德性?”
礼部尚书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北边的瓦剌,草原上有几个大蒙古部落,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瓦剌如今已然被大明所攻占,算是在大明的统治下,朱元璋还专门为其设立了一个“瓦剌内阁”,全都由大明官员负责管理。
因此,瓦剌人送来贺礼,倒也不足为奇。
倒是这草原上的蒙古人……
“是不是燕王那里又出了什么岔子?”
听朱元璋这样问话,礼部尚书连忙回道:“这臣倒并未听说,据那些蒙古使臣所说,他们这次送来贺礼,一方面是为了吴王殿下喜得世子而庆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我大明能高抬贵手,不要再征伐他们。”
朱元璋冷冷的说道:“他们倒是打得这一副好算盘!”
“那其他小国呢?”
礼部尚书恭声说道:“回禀陛下,臣与这些使臣们都有过详细交谈,大致上而言,他们还是希望能趁着这个机会,向大明表示臣服,以求生存而已。”
不得不说,大明先后覆灭女真、残元、瓦剌,如今又在猛攻蒙古诸部,让周围这些小国都恐慌不已,生怕一不小心,自家也落得一个覆灭的下场。
因此,他们才趁着朱桂得了儿子这个好机会,纷纷派人送出贺礼,向大明表示臣服!
第二百六十五章 八方来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