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明最重要的九边之一,若是出现什么差错,必然会对大明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而有了这支军队在暗中保护,那不管是外部有敌人入侵寇边,还是内部有贼人发动叛乱,都能轻易解决。”
这名学子说道这儿,微微一笑:
“此次,那些叛乱之人也没想到,吴王殿下竟然还会在大同府留下了保卫力量,所以仓皇大败,很快就被轻易给镇压了。”
一旁的徐妙清听到这里,心中顿时十分惊喜。
她万万没想到,自家夫君竟然如此高瞻远瞩、目光深远!
尽管身在南方江浙一带救治瘟疫,但也在自家封地中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那你们可有伤亡?”
“对方主使者可曾抓获?”
徐妙清连忙追问道,此时她也顾不得朱元璋就在眼前了,满心都是喜悦,只想着快些知道其中详情。
朱元璋倒是颇为喜欢这个儿媳妇的直率性情,因此倒没说什么,同样含笑看着此人,想听听他怎么说。
“回禀王妃娘娘,”见徐妙清发问,这名学子不敢怠慢,立刻正色说道:
“此次平息叛乱,由于我军事先便已有防备,加之将士齐心用命,因此并无任何人员损伤。”
“至于这些叛乱之人嘛……”
见这名学子脸上露出几分犹豫之色,徐妙清顿时一愣:
“怎么?莫非他们身份还有些特殊不成?”
此人连忙回答道:
“那倒不是。”
“这一次的叛乱之人中,小部分是野心勃勃之辈,但大部分却是被他们煽动、裹挟起来的普通百姓。”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有些着急了,他赶紧追问道:
“那百姓们伤亡如何?”
他最担心的,便是普通百姓被裹挟到这种事情中来,一旦叛军发动,两军作战,肯定是会有伤亡的。
朱桂这支军队能够轻松取胜,朱元璋倒是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无论是之前的各种新式军械,还是后来朱桂表现出的战争眼光与能力,朱元璋都能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儿子,在军事方面颇为厉害。
他特意留下的军队,自然也是相当强悍了。
“我们主要是针对这些人做了处置,其余那些百姓们,”这名学子恭谨的说道:
“按照吴王殿下的吩咐,我们经过仔细甄别以后,对于那些听信谣言的无辜百姓们,只是严加教育,便放他们归去了,并没有采取什么激烈手段。”
“而对于那些胆大包天、在幕后撺掇之人,我们也没有手下留情,除了对一些首脑进行生擒以外,其余叛军均已经被消灭。”
听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抚须而笑,心中感到颇为满意。
这才对嘛,十三果然还是懂咱的心意,对于无辜百姓们,要多加善待,而对于那些野心勃勃之徒,就应当要毫不留情、重拳出击!
“很好,”朱元璋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意:
“十三想的很好,你们做的也很不错!”
一旁的徐妙清也是笑容满面,她跟随徐达在大同府多年,又在那里与朱桂成亲完婚,对大同府的百姓们也非常关切。
这种叛乱,往往会对当地民生造成极大的破坏与影响,而徐妙清早已将大同府视为自己的家,因此之前才会显得忧心忡忡,生怕叛军一起,整个大同府都遭了劫难。
此时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中也十分高兴。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徐妙清喃喃自语,整个人精神顿时为之一松,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头,总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只要大同府没事,百姓们没事,幕后之人被擒获,那此事就算是圆满解决了!
想到这里,她刚要开口,朱元璋却已经沉声发问了:
“既然你们已经平定了叛乱,抓获了这群叛乱之人,那朕也就不再多过问此事了。”
“朕就在这里等着,倒要看看,这群人是什么想法,竟然敢行刺狼心狗肺之事!”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早有防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