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子德政[2/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没有,所有人看起来忙忙碌碌的,但却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当他向朱桂询问时,朱桂笑着说道:“我这里每天都有日计划,隔天晚上下工以后,各小组的组长、工头便会提前告知所有成员,让他们明白第二天自己要干什么。”
      “百姓们压根就不需要什么监工,他们干起活来,那股卖力的劲头,有时候我看了都还有点担心呢,生怕他们劳累过度……”
      “大哥你不知道,我这里给出的待遇比较优厚,如今民夫们都是拖家带口,呼朋唤友,不少人甚至把亲族好友全都喊了过来,一起修缮长城。”
      朱标听完他这番话以后,又看着四周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民夫们,顿时若有所思。
      ……
      “听说了么?太子殿下来了,还颁布了许多福利政令呢。”
      “嗯,我今天听工头说了,福利还是很不错的,太子殿下果然也是个大好人呐!”
      一处宿舍内,民夫们干完了一天的活,填饱肚皮、洗过热水澡以后,正躺在床上准备休息,几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听说,若是家里的青壮年全都来修缮长城的话,家中留下的老人小孩,可以去当地的粮库直接领取粮食,绝无克扣。”
      “对对对,要我说啊,这可是一项德政呐,至少家里留下的人不会饿肚子了。”
      其中一人笑着说道:“德政肯定是德政,不过嘛,如今咱们大同府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余粮,也用不着领。”
      另外一人也笑了,冲他说道:“嘿,合着咱们现在日子好过了,当然可以不领,但那些其他地方的人,肯定还是得去领的。”
      其余几人也纷纷表示赞同:“这话说的在理,咱们就住在这居庸关附近,托吴王殿下的福,去年稻谷大丰收,家里的存粮差不多都够吃三年了,这种福利,还是让给其他来的兄弟吧。”
      “正是,吴王殿下和太子殿下一心为咱们着想,做事也大气,咱们可不能昧着良心,再去给朝廷增加负担了。”
      几人议论纷纷,都觉得应该要将福利让给其他民夫。
      躺在最里面的一个人突然说到:“你们呐,都在说这福利,可我觉得,颁布的另外一项政令,才是最重要的。”
      他从床上坐起身来,有些激动的说道:“今天工头说了,太子殿下与吴王殿下商议过后,决定为咱们这些民夫,都设立一个安全保障。”
      “若是有人发生了意外,不管是伤残还是亡故,朝廷都会给予丰厚的抚恤金,让其家人衣食无忧。”
      “要我说啊,这历朝历代,哪有朝廷真正把咱们这些民夫放在心上的?还抚恤金,就咱们脚下这长城,当初秦始皇修建它的时候,死了多少民壮?”
      “隋炀帝修运河的时候,又死了多少民壮?”
      “朝廷可曾有过一文钱的抚恤?没有!一文都没有!”
      他又躺了回去,感叹道:“也只有咱大明,才是真正把老百姓当人看待,才会愿意出这抚恤金,不容易哦。”
      众人也都沉默了,心中对朱桂,对太子更为感激,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的恩德。
      ……
      在朱标颁布这一系列福利政令以后,民夫们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干起活来,简直就是在拼命。
      就连远在千里外的百姓,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也纷纷赶来居庸关,应征民夫。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这么好的待遇,这么好的朝廷,不来就是没良心……
      当然,居庸关这里的百姓们,几乎全都放弃了领粮的福利,转而让给了这些其他地方的百姓们,毕竟,他们家中的粮食已经足够了。
      朱标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动不已。
      在他看来,这些百姓们之所以会这样做,完全就是因为朱桂做事公平,又为了他们谋了许多福利,无论是种植稻谷还是发展商贸,都让大同府的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
      这才会有了如今这一幕的出现。
      朱标内心感慨万千,自己这位十三弟,算是得了大同府百姓的民心喽!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子德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