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秋收五千万石[2/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坐在一起,朱元璋夹着一块羊肉,又感叹了一句:“这火锅真方便呐,味道也好,什么时候吃都是热乎乎的,舒坦。”
      马皇后给他烫了一块牛肚,笑着说道:“好吃你就多吃点,反正都到十三的地头上了,也该让他尽一尽孝心。”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上胡须,突然对朱桂问道:“十三,这火锅如此方便,大同府的百姓们可曾吃上?”
      朱桂还没来得及回答,一旁的朱标便笑着说道:“父皇,我那会儿来的时候,十三早就把这火锅在大同府给推行开来喽。”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商贾官员,家中这火锅几乎都是必备的。”
      朱桂补充了一句:“这些调料也都很容易在市面上买到,口味上来说是一样的。”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朱桂这种一心为百姓方便的态度,他感到十分欣慰。
      他嘴里咯吱咯吱的嚼着那块脆嫩的牛肚,大为感慨:“现在地里的粮食收成这么好,家家户户都高兴的很,生活上吃的用的又这么方便,比起从前来,真是不知道要好出多少倍了。”
      “你们说,若是在元朝那会儿,能够过上这样美滋滋的生活,俺当初说什么也不会想着要造反呐。”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朱桂与朱标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中均感到十分无语。
      这话也就朱元璋能说了,谁让他是大明皇帝呢?
      他们可不能随意接话。
      唯独马皇后笑着说道:“那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日子哟,咱们当初呀,也全都是被逼出来的。”
      “当时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穷困潦倒,快要被元廷给逼得活不下去了,谁都没有办法。”
      “所以你后来才得了人心嘛。”
      她又为朱元璋夹了一片萝卜,“既然当初元朝做不到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那他们当然只好被你赶回草原上去喽。”
      这是朱元璋平生最得意之事,他顿时笑得眯起了眼睛,夹起萝卜蘸了些调料,便一口吃了下去。
      “所以,这元朝没有能够做到的事,就只能让我们自己来做了。”
      “将来咱们一定要让百姓们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好,这才是正理,才是将来咱们大明能够永远强盛下去的唯一办法。”
      朱元璋赞许的点了点头,对朱桂和朱标说道:“你俩都听见了吧?将来你们兄弟两个,可要好好努力才是。”
      “咱老朱家的大明朝,还有这天底下的百姓,将来都要靠你们兄弟齐心协力呐!”
      朱桂和朱标均点头答应了。
      ……
      时光飞逝,如同白驹过隙。
      朱桂这段时间过的相当安逸,朱元璋等人虽然来了,但并没有摆什么皇帝的架子,反而整天乔装打扮,四处游玩。
      因此他也乐得清闲,正好借此机会与几人增加感情,带着他们今天听戏,明天爬山,每天吃吃喝喝,不亦乐乎。
      而另外一边,在经过大半个月的忙活以后,大同府的百姓也终于彻底完成了秋收。
      该缴税粮缴税粮,该买东西就买东西,整个大同府,到处都喜气洋洋,虽不是过年,但氛围却远远要比过年时更加热闹喧嚣。
      “什么?”
      “五千万石!”
      听到朱桂口中说出来的这个数字时,朱元璋整个人都快被震麻了!
      “是的,父皇,经过统计,今年大同府的粮食平均每亩达到了三十石以上,整个大同府的粮食收获,高达五千万石!”
      一旁的朱标也极其兴奋的说道:“父皇,这个产量千真万确,我与十三弟一起,反复核对并检查了好几遍,今年大同府的粮食,远远要超过我当初的预估!”
      “光是这里一年的粮食产量,便足以让整个大明的百姓们,都吃上三年!”
      朱元璋被这个数字给彻底震撼到了,整个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甚至,在沉默了许久以后,他竟然激动的像个孩子一样,忍不住哭出声来!

第一百一十五章 秋收五千万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