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前去,这是俺看在你勤勤恳恳的份上,特意恩准的。”
“一方面,算是对你此前所做那些事的鼓励。”
“另一方面嘛,这次正好是秋收之时,俺也可以亲眼去瞧一瞧,这大同府的粮食,是不是真如你说的那样,能达到亩产三十石,若是不能,尽管你刚完婚,俺也是要重罚你的!”
马皇后轻轻拉了他一下,“这马上大好日子了,重八你总是说些这种不吉利的话干啥?”
她白了朱元璋一眼,“十三是个好孩子,他不会骗你的,你就放心吧。”
“到时候,你可别见了地里那么多粮食,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哈哈,”朱元璋爽朗大笑,“若真有那么多粮食,俺说不定激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呐……”
徐妙清已经随着徐辉祖先行一步,提前回了大同府。
魏国公府上的二小姐出嫁可是一桩大事,尤其还是皇上赐婚,嫁给朱桂这样名声极好的皇子,自然需要好好筹备一番。
而朱桂则是在一切准备齐全以后,才定定心心的往回赶。
朱元璋安排好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以后,自己便带着马皇后,还有郭贵妃,以及朱标等人,高高兴兴的随着朱桂一起前往大同了,当然,他也特意调遣了一批精兵悍将,随行护送。
……
“这个民驿还真有点意思。”
“妹子,爱妃,你们快过来看,俺在这里盯了好一会儿,发现驿站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就没停过。”
朱元璋一副普通百姓的模样,仿佛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般,惊奇的扭头对二人说道。
马皇后也盯着民驿看了一会儿,同样惊讶的说道:“重八,你还真别说,这里面寄信、邮递货物之人还真不少,生意繁忙的很呐。”
朱元璋点了点头,朝廷之所以会改革驿站,就是为了让民驿做生意赚钱的,如今看上去生意兴隆,说明改革驿站之事效果极好,他心中自然欢喜的很。
朱桂就站在郭贵妃身旁,同样打量着这处民驿,笑着对几人说道。
“父皇,母后,你们有所不知,其实这民驿生意好,同样也印证了另外一件事。”
“哦,何事?”朱元璋微感诧异,问了一句。
朱桂用手指着这些来来往往的人群,笑道:“父皇,你看这些人当中,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做生意的商人,他们都有同样一个特征,那就是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全都面带笑容,显然日子过得都还算如意。”
朱元璋闻言,又认真扫视了一圈,他发现的确如此,这民驿中,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哪怕是穿着最普通粗布衣服的老百姓,看起来精神都很足,一点都没有日子艰辛、穷困潦倒的那种感觉。
这充分说明了,各地老百姓的生活都开始在逐渐转好了,市面上也慢慢繁荣起来,这种积极向上的变化,让朱元璋心中十分高兴。
他知道,这些都是自己这个儿子带来的……
一行人紧赶慢赶,大半个月以后,他们终于赶在秋收之时来到了大同府。
大同府外,是一大片似乎望不到边际的农田,金黄似海。
此时,这金色海洋中,正有着无数百姓在其中辛勤的收割着稻谷,到处都能听到欢声笑语,几乎所有的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朱元璋好奇的走到田边,想打听一下今年的收成,却十分惊讶的发现,田地里多了一种怪模怪样的机械。
有两个人正在操作这台器械,他们一边往里面放入收割好的稻谷,一边用力的踩着底下的横杠踏板,等到机器转动一会儿以后,再将手中的稻草给扔到一旁。
看起来,这些稻草上面的谷子,似乎已经完全被脱粒了。
朱元璋十分惊奇的向朱桂问道:“这是何物?”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后同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