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四章 入京面圣[2/2页]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缤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话他当然不可能说出来,那样岂不是在当面打老爷子的脸?
      于是他便随意附和了几句,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温情场面。
      只不过,由于朱元璋一直都有点放不下身段来,始终端着做皇帝的架子,所以场面也有那么一点尴尬。
      幸好太子朱标也在旁边,有他在其中穿针引线,朱元璋和朱桂来回寒暄了几句以后,总算气氛变得柔和了几分。
      “十三,马上就要到秋天了,咱记得你当初可是有言在先,说是要将大同府的亩产提高到三十石,是有这么回事吧?”
      朱元璋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他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小就饱受饥寒之苦,因此对于粮食方面的事从来都十分关注。
      朱桂点了点头,说道:“父皇,儿臣是说过这样的话。”
      “那好,这秋收很快便会开始了,你准备的都怎么样了?田地里可有每日都去查看?究竟能不能达到亩产三十石?”
      “要是达不到的话,咱当时也是有过旨意的,可是要重重责罚于你呐……”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心中却不免有些犹疑,到时候要不要罚他呢?
      一旁的朱标见状,连忙说道:“父皇,这粮食之事,也不一定就说的准,以儿臣之见,就算达不到三十石,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也是极好的……”
      朱标其实心中对于亩产三十石这个数字也不是很相信,但他经过那段时间与朱桂的相处,对自己这位十三弟很是服气,也产生了几分信赖之意。
      因此他在听到朱元璋这样说以后,便赶紧站出来为朱桂说好话,想要把这件事给打个圆场,糊弄过去。
      反正在他看来,以朱桂的能耐,就算今年大同府的亩产达不到三十石,起码也能有所提升,哪怕翻个倍,能有个七八石一亩,对于大明来说也是非常喜人的一件大好事了,不必太过于苛求。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别急着给十三说好话。”
      “当初是他自己夸下的海口,号称要让整个大同府都能达到亩产三十石,还说什么达不到就由他自己给补上。”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朱桂,发现他依旧老神在在,一点都没有紧张的意思。
      “十三,年后你又是开垦荒地,又是大面积更换稻种,这么长时间折腾下来,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字?你给咱一句准话!”
      “现在你要是说做不到,那咱也不会太怪罪你,要是等到秋收以后,发现没有达到三十石,到时候,咱可轻饶不了你!”
      朱元璋平生最痛恨的,就是夸夸其谈、空口大言之人,若是朱桂也同样如此,他将会十分失望,对朱桂的责罚也绝对不会轻了。
      朱桂却不慌不忙,他先是冲着朱标微微拱手,笑着说道:“感谢大哥为我求情,小弟铭感在心。”
      他心中暗自感慨,朱标的确是一位仁义的储君,也是一位有担当的大哥,怪不得那么多兄弟都对他很服气。
      然后朱桂又看向朱元璋,郑重其事的说道:“父皇,请你放心,根据儿臣对新型水稻种植以及生长情况的汇总,今年大同府的粮食绝对能够大丰收!”
      “每亩田地基本上都能达到亩产三十石!甚至可能会更多!”
      “大同府家家户户的百姓,都能够吃饱肚子,缴纳足额税粮,然后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亩产三十石,足以让大同府的百姓们在缴纳完税粮、还清往年积欠以后,舒舒服服的过上一个大肥年了。
      所以他面对朱元璋的诘问,很是头铁,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朱元璋见到他如此信誓旦旦,心中顿时一惊。
      十三这是哪里来的自信?
      他想了想,也没再多问下去,反正这种事也做不了假,到时自然就见分晓。
      “你有信心就好。”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带我去看看你运来的大明宝钞吧。”

第一百零四章 入京面圣[2/2页]